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人物内容页

董倩--曾被人称为央视一大败笔

2022-04-24人物

如今的董倩,已成为在《焦点访谈》、《东方之子》、《新闻调查》、《央视论坛》、《面对面》、《新闻会客厅》、《新闻1+1》等央视名牌栏目摸爬滚打14年的知名主持人。

在常人眼里,都特别羡慕董倩的经历,觉得她一路走得很顺利。事实上,她成功的路并非如外界想像的那般平坦。

在北大圆了“半个梦”

有时候,人的命运好像受一些莫明其妙的因素影响。董倩考大学那年,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风靡校园。小说以美丽的北大为故事背景描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当时,董倩心想,就凭这部小说自己也要去北大读书。

这种朴素的北大情结在她的心里渐渐变得莫名的强烈。但是,到了历史系她彻底蒙了,原来历史根本不是自己想像中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董倩隔壁宿舍是英语系的女同学,每天跟她们一起出去,她的心里总觉得没有得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很羡慕那些快乐的英语系同学,不免有点感伤和难过。那段日子里,董倩几乎每天都是偷偷流泪,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很久。整个大一期间,钻了牛角尖的董倩根本没有调整过来,她感到很绝望,沉浸在失落里,没好好学,也学不进去。宝贵的时间就那么从指尖哨然流逝了。

北大的未名湖,董倩一直觉得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春夏秋冬每次季节转换的时候,她都要去湖边转一转。董倩在北大四年没有找男朋友,和她一起去湖边散步的是睡在她下铺的同学。她经常逃课去图书馆看书。她太喜欢这里了,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有些书读不太懂,她就复印下来带回宿舍再认真读。

在董倩的眼里,北大就像慈祥的母亲一样,包容一切。“我可以不喜欢历史系,但是我非常喜欢北大,它就是一种氛围,让你感觉到周围的人每天都是行色匆匆,每天都有一种求知向上的朝气。”

初入央视曾深感自卑焦灼

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董倩为求职的事四处奔波。1995年10月,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她去参加央视的入台招聘考试。灰毛衣、格子衬衫、牛仔裤、短头发、大眼镜,一副素面朝天的样子,带着一身“学生气”的董倩夹在精心打扮、时髦洋气的对手中间,显得格外“稚嫩”。但她愣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了入台考试,进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栏目担任国际编辑。

漫天的大雪,在迎接着一个刚刚告别大学校门、朴实稚嫩的女孩子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大门。这一扇门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第一次上班的印象太深了,董倩至今都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灰蒙蒙的,飘洒着雪花,冷得不得了。她早早地赶到央视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来接她进去。她紧张而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每一个人。

但董倩没有想到,“一步登天”进人中央电视台后,却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自己根本不懂电视,甚至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后来董倩才知道,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问,赔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的她哪懂这些?

北大四年养出来的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董倩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进进出出、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呆呆地坐在分给她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和茫然,那种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自卑。

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的心。

“我是以一种达不到基础水平的状态进每一个栏目的,要踮着脚尖才能摸到基础水平线。”好不容易有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来来回回却需要两个小时,心里直对台里的摄像感到歉意。

“在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如今的董倩表现出的是虚怀若谷的平静。

摆脱自卑的阴影源于在《东方之子》的一次普通的采访。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差得并不多,那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成功不了,就是在于谁能坚持。”这话如醒醐灌顶一般,让她在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痛苦过程中,执著努力地坚持、坚持、再坚持。

把批评自己的文章贴在墙上

在《焦点访谈》的时候,由于三组的节目主要涉及国际题材,尽管董倩也跟着编导一起参与编片子,但没有多少让她编辑实践的机会,对于主持人是什么,更是一个模糊的印象。

到了《东方之子》以后,董倩才慢慢悟出记者的魂就是提问。但这做起来并不容易,对董倩来说是个特别漫长的摸索过程。当时《东方之子》组里有白岩松这样的大牌记者,虽然他们不在一个起点上,但是终点是一样的。“别人不会因为你起步晚三四年,就会用晚三四年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做。初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找不到感觉,有一段时间甚至干不下去了。”董倩说。

做了一段节目以后,她发现观众对她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接踵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你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看人还没有走眼的时候,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可是现在你的同事,还有我的上级,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刺激很大。董倩说:“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而我当时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董倩第一次做的大型系列片是1998年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绷着脸、瞪着眼,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领导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表情严肃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原来这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3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

董倩将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桌旁边的墙上。

“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人家批评我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别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了。”董倩接着说:“1997年的香港回归是个大事,而我当时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的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心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当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

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干了三年半之后,董倩觉得自己似乎在原地踏步,“我执意要走,必须得走。人的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有时候是由不得自己的。”

董倩总说自己“不如张泉灵的聪明,不如柴静的口才,不如白岩松的深刻”。“从所处的环境中,我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样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她说这些话,没有丝毫的矫情。“有些采访我问了一个小时还在边缘打转呢,出现这种情况我回家后背都会疼,急得啊怎么就油盐不进呢。”

她想找一个新的平台。正好2003年新闻频道成立,办一个叫《央视论坛》的栏目,领导想让她做这个主持人。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她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为做好一期节目,董倩经常“预习功课”到深夜。她常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多厚的资料带回家。其中的一些素材要熟记在心,还要整理发言提纲。她经常沉浸在材料里,有时要忙上整整一天一夜,,才能从材料堆里完成采访提纲,然后马上赶去电视台录像。那段时间,董倩迅速地瘦下来了。她戏称这是很好的减肥方法。

现在她成了《面对面》、《新闻1+1》的当家花旦,观众们能看到她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地驾驭每一个题目。当初如影随形的自卑和茫然,已然消失殆尽。

再来一篇
上一篇:不疯魔,不成活 下一篇:总统们的冷笑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