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人物内容页

郑渊洁--好生话不必花大价钱

2022-04-24人物

在2009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上,郑渊洁以2000万元的版税荣登榜首。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郑渊洁不抽烟,很,少喝酒,不用手机,开的是多年以前买的车,每晚9点上床睡觉……用儿子郑亚旗的话说,他的开销不到他收入的1%。

花的钱越少。烦恼越少;花的钱越多。烦恼也越多

郑渊洁的生活观是:最难过的,是好日子;最容易过的,是苦日子。

《童话大王》创刊时,他过的就是苦日子,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安静的大书房,太太买的最多的是鱼头……随着《童话大王》销量猛增,郑渊洁很快就富了,他成了中国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移动电话用户,有了比普通人家住房总面积还大的书房,他说自己那时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让人隐约地感觉他特有经济实力,显露出一种含蓄的优越。

一年之内,他从里到外都鸟枪换炮:袜子是500多元一双的,因为袜底是由纯银制成,据说可有效阻止细菌滋生、祛除异味;内裤是德国生产的,号称是内裤中的宝马;创作用的笔也换成了万宝龙;写字台弄了一套红木的……但这些东西买回家后,一样比一样难用:纯银的袜子不吸汗,一流汗就板结;内裤下了一次水就缩得跟口罩一样小,去问售货员,被告知只能干洗;捏着好几万元一支的名笔,墨水如泉涌但灵感却迟迟不涌;富丽堂皇的红木写字台,在天凉的时候摸上去像一块冰雕……

郑渊洁得出的感受是:并不是舍得花钱就能过得好,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开销的大小,很多时候不成正比。

所以在买车的时候,郑渊洁买了一辆谁都觉得丢份的夏利车。这辆8万元的夏利,郑渊洁开了6年,跑了20万公里,他觉得除了噪声大点、提速慢点、极速低点之外,跟奔驰宝马没什么太大区别。最后换车的原因是因为郑渊洁打球伤了左腿,踩不了离合器,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夏利,换了辆自动档的奥迪。

换车之后,他愈发怀念夏利,在路边店做个常规保养不到200元,要换什么部件,去一趟汽配城,几十元钱就能淘回来。他一直觉得自己换的不是车,是请了个爷回来,路边店就不敢修,4S店去一次,没有四位数别想走人。

郑渊洁总算是弄明白了财富与心情之间的比例:花的钱越少,烦恼越少;花的钱越多,烦恼也越多!

能轻松从事的活儿。花了大价钱却变得更麻烦

他决定再不去自寻烦恼了。所以当电脑写作刚开始流行时,郑渊洁保持了冷静与理智。

有作家朋友说自己已经改成电脑写作了,郑渊洁带着仰慕之心前去参观,却哭笑不得:除了电脑,还额外多加了一套昂贵的手写板系统,抓起电子笔在手写板上写一个字,电脑识别一会儿,再把这个字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这个字还必须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稍潦草点,电脑就会显出另一个字。对方一边挥汗如雨地写,一边建议郑渊洁也来一套,郑渊洁问他用这东西一小时能写多少字,对方想了想,说最快能写出100多个字。郑渊洁算了算,自己一天最少要写3000字,按最快速度每小时100字来算,就得30个小时,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上哪借6个小时去?

此前花了大价钱的家里的花园草坪也被他改头换面了,刚搬进去的时候,花园种了荷兰郁金香,屋后铺的是国际级足球场的顶级草皮。不想这些出身名门的生物水土不服,郁金香变得像晒蔫了的狗尾巴草,草皮闹起了脱发,看上去像长了癞子。

全部将它们连根拔起后,郑渊洁在房前屋后撒了一袋子红花草的种子,成本5元。一开春,一片红火。院子里养了一条狗,扔了几只鸡,脑子发涨的时候,搬把椅子在阳台上看楼下鸡飞狗跳,很有乐子。

儿孙若有用,留他家财万贯干什么:儿孙若无用。留他家财万贯干什么

财富越多,郑渊洁就过得越抠。他先是把手机停了,一是觉得手机对于^就像狗脖子上的铃铛,没有了私密感;二是自己多半在家,偶尔外出家里电话也可以留言。

郑渊洁自称娱乐开支绝对比如今的白领要少,他不泡吧,不K歌……闲暇时,他爱做两件事:看漫画,看卡通。郑渊洁最喜欢的是一幅在一个世界级漫画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大赛的命题叫《世界最后一刻》,获得第一名的是一个家庭主妇用铅笔在一张包装纸上画的一幅漫画:她的先生跟孩子正在地毯上堆积木,她正端着一壶饭后的咖啡送去给他先生。

郑渊洁特意把女儿郑亚飞叫过来,向她推荐这幅漫画:真到了世界末日的时候,唯一能固守在一起的,只有家人……

郑渊洁坦承:从21世纪伊始,他就一直过着高收入低成本的生活,而且他也不做什么投资,也不懂理财,多的钱,全部扔在银行。但不打算将来留给儿子,他说中国有一句老话:儿孙若有用,留他家财万贯干什么;儿孙若无用,留他家财万贯干什么。真到了自己终老的那一天,或许会留下一部分给女儿,因为儿子只用疼到18岁,而女儿是应该疼到80岁的。剩下的,或许干金散去,或许成立一个基金会。他认同巴菲特的一句话:一个人带着巨额财产死去是可耻的。

关于财富,郑渊洁以一句话作为总结:腰缠万贯是另一种穷,一贫如洗是另一种富。撑死的鱼比饿死的鱼多,涝死的花比早死的花多,富死的人比穷死的人多……

再来一篇
上一篇:海涅的风趣 下一篇:第一个在《自然》发文的中国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