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石头,2008年北京奥组委执行顾问,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杰出营销奖、金融营销奖等年度评委。现任智立方集团董事长兼CEO,著作有《如何快速创建品牌立体竞争力》《摸着石头过河》等。
微博上总有人来问:“我该选择什么职业?”“我该看什么书啊?”这种问题,我一概懒得回复。
因为这是个必须由自己解决的课题,就算选择得不精准,哪怕是错误的,都必须自己独立思考。迷茫本来就是找到正确道路的必由之路。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你就缺少“自尊”;没有人格上的独立,你就缺少“自信”;没有思考上的独立,你就缺少“自主”。
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我不够聪明的脑袋里,就一直有一个问题:“我将来要干什么?”作为一个工艺美术系装潢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装饰装修行业,市场很热、挣钱不少;另一个是广告行业,需要综合创意美术设计能力,但生活可能会比较窘迫。在从兴趣与初步规划角度反复思考后,我认为广告行业是把商业、文学、艺术结合起来的行业,更适合自己,于是就开始千方百计地找寻实习与工作的机会,积累经验。我借了辆自行车满城跑,挨个去敲广告公司的门,到处找机会。
从“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油漆标语、停车场“向左转,向右看”的指示路牌、“不假冒不伪劣”的化妆品包装,到“改变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电脑公司标志,我都刷过。那时的我真可算得上是个“杂食动物”,不挑食不拣食,捡进篮子都是菜。给不给钱我都去干活,甚至不会的也硬着头皮试着干,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一点专业知识抓紧应用在工作中。因为这个行业实践性很强,必须亲自操练才行。正如学游泳一样,无论你在岸上看多少书,不下水练还是学不会。
我这么拼,一方面是因为有经济压力。尽管家里愿意支持我的学业,但作为一个“高龄”男大学生,我自尊心上无法接受依靠父母,总是竭尽全力去自立。另一方面,我知道所有的经历,甚至磨难,都是未来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前期经验。
第二学期,我到处看招聘广告,参加招聘会,争取各种去广告公司笔试面试的机会,那时的我也已经敢于和一大群资深专业人员同台竞争了。不过当时的大多数招聘我连“过堂”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通过了一家公司的初试,可以参加第二轮面试。
第二轮面试的50个人被分为八组,六七个人一组进行群体面试。规则是考官出一个问题,面试者各自表达,可以抢答争论。昏暗的现场打开了聚光灯,架着摄像机。这样的现场,让我觉得更像是筛选FBI特工或者审问犯人,而不是招聘员工。
对面坐着三个面试官,左边是一个心理学家,右边是一个行为学家,中间的主考官是从日本回来的广告学博士黄升民先生。
“请听题,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策略与创意思路,在天安门广场中间——这个不可能建厕所的地方建一个厕所?”黄先生首先发话,同时观察着面前这七个人的反应。
我坐在最左边,率先举手发言,同时脑子里迅速组织着观点和表达方式。因为我知道,想要在这群人中搏出位,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反应、有观点、有想象力。我记不清自己当时胡说八道了些什么,反正能想到的都连珠炮似的打了出去。虽然不确定都能命中目标,但我知道自己之前的各种实践经验,让我在表达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时,至少可以接地气、靠上谱、能落实。
我只记得一起面试的最靠右的一位先生顺畅地表达了一些有结构、有观点的意见,其他人要么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要么一脸的怯场草草回应。在相对优势的比较中,我想自己成功了。
半小时后,我们这批人离场,下一批人进入。我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与组织招聘的罗姐聊聊,看看能帮忙做些什么。于是我帮着搬桌椅板凳,收拾现场。事情本来就是“事”加“情”,能力只是一半,懂事占另一半。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尽量坚持到最后走。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只是暂时的,而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
三周后结果出来,我接到入职通知,而且我是唯一一个被选中成为企划总监助理的应聘者,月薪2000元,而其他被选中入职的人都只有600元工资。
你说这是幸运吗?应该算是,但这背后也是必然。那就是我每天都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从未停歇。假如这个面试我没有机会上位,相信我迟早也会有其他机会的。因为,在不断累积、不断储备的奔跑之路上,面试没有成败,机会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