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是村子里唯一的“才子”。他4岁就成了一个孤儿。稍大一点儿,村里人没有让他劳动挣工分,又怕他整天无所事事,便让他去读书,初中毕业后回到村子里游荡。那年城里的钢厂恰好来招工,而且只有一个名额。村里人都推荐他去,一是因为他有点文化,再者是因为大家同情他是一个可怜的孤儿。于是他就幸运地成了一个公家人,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到月就来,而且从此变成了商品粮户口,他的命运便从那时改变了。慢慢地在城里分了房子,娶了妻生了三个孩子。能拥有这些,他对家乡的那些乡亲一直充满感激。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点资助村子里的五保老人,每年还把自己单位作为福利发的大米送给他们作为口粮,老人们很感激,都说他没有忘本。
这样的故事也许很多,但他绝对是其中最善良的一个。因为早在10年前,他们夫妻双双就从钢厂下岗了,从此每月靠两百多块的低保金生活。刚下岗那会儿,他也彷徨过,甚至痛哭过,不仅为自己失去公家人的身份而伤心,更是为那些自己一直帮助的五保老人,因为一旦没有了稳定的工资来源,他将无法再帮助他们。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为了那些他一直资助的五保户,他在倒闭的钢厂门口摆了一个摊子卖早点,他不怕遇到以前的那些同事和邻居,但他最怕碰到自己的家乡人,因为他对那些乡亲说过自己一直还在钢厂里上班,而且升了职,工资也涨了……
钱他还定期给他们寄,但是自从下岗后,自己再也领不到厂里发的大米了。那些米袋子上都清晰地印着钢厂的名字,五保户收到那样的大米就知道他一直在钢厂里上班。他也想过到粮店买米送回去,但他们一旦知道自己下岗,说不定就再不肯接受自己的帮助了,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
厂子已经倒闭,他几经周转找到了当年的领导,领导很诧异,说厂子已经倒了,有困难也不能再来找自己。他说我这次来只是想要一些以前厂里发大米时包装用的袋子。老厂长很吃惊,你准备贩大米吗?他把自己的事和老厂长一说,老厂长陪他在仓库里找了半天,找到了一百多条袋子让他带回家。在家里,他把买来的米袋子换掉缝好再送到乡下……
就这样,他坚持了10年,而且还准备坚持下去。只是,最让他担心的是,那一百多条袋子快用完了,将来,没有了那样的米袋子,他就会“露出原形”,家乡人便会拒绝他的感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