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像蝼蚁般忙碌,很难静下来。其表现为:有案牍之劳形、有应酬之劳身、有逛商场购物之劳人;有堵车之烦躁、有电子游戏PK之烦迷、有离异财产分割之烦神;有想着房市,牵扯着股市,挂念着官场,做着永远醒不了的发财梦、升迁梦的烦心……
其实,人也是需要静的,就像黑格尔在《小逻辑》里所说的那样,不能“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为官者要静。冷静产生智慧,冷静产生信心,冷静产生力量。朝乾夕惕。安禅制毒龙。每逢大事要静气。一位伟人说过,面对重大考验和挑战,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权在手,心要静;心不静,伸手必被抓。要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此论甚多,兹不赘述。
做学问欲成就事业者要静。要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致虚极,守笃静”。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更要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信念。有位评论家说得对:太累、太奔忙,会使得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会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这是因为,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微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累积、沉淀、宁静透彻的关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浮躁中产生呢?“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其生命或光辉灿烂或洪钟大吕,同那一个个宁静、痴迷、沉酣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函数关系?
读书学习者也须讲究一个“静”字。我们太忙,忙考试、忙工作、忙买房子、忙评职称、忙发论文、忙找经费、忙要项目,滚滚红尘中放张平静的书桌并不容易。手机不停地打来打去,短信不停地发来发去,“伊妹儿”不停地交流来交流去,把我们的时间切割成了零碎的小块。我们能集中心思看书学习,能专心地思考问题,能静静地体会一下情感的波动吗?
经商者要忙、要累,也要静。这种静,一是要“形劳而不倦”;二是要讲智慧、眼光、机巧。如果什么都炒,炒金、炒银、炒油、炒房、炒股……炒得似陀螺般停不下来,不是细水长流,慢慢地赚,而是一下子赚饱了,下次没得赚,或得不偿失,这个生意也就不好做、不好玩了。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安静一下,静默一会儿。“宁静的心情对自足和享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亚当·斯密《国富论》)我们何必那么喜欢吃喝,让自己的腰围与国家的GDP同步增长?我们何必那么不加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消费欲望,让家里的壁橱大得能装下一头大象,却已满得塞不下一双袜子?我们何必把自己唯一的目标指向更多、更多,像鱼缸里的鱼一样,不知道何时停止游动?……须知,生活享受固然值得追求,但并不是人的最高价值。生活享受一旦成为最高价值,那么人的精神性就会沦落为生物性,人的神圣性就要堕落为世俗性,那就是人的异化。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动与静的关系做过许多阐述。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说:谁能够在浊世中修到身心清净呢?譬如一杯混浊动乱的水,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才能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而静到极点后,要能启用、启动,否则死水一潭,不可取也。但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气平和,生生不息,态度从容,怡然自得,不能“满盈”,不能什么都想一下子得到。只有“动静之道不欲盈”,才能不为物欲、名利所累;才能入乎世间故有生气,出乎红尘故有高致;才能“终日挥形而神色不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人啊,也该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