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太太咳嗽好久没见好,我陪着去看一位有名的呼吸科大夫。大夫看了X光片,很快做出诊断:哮喘。接着也是随口一句:邓丽君就是得这个病死的。
我当然明白呼吸科大夫的有口无心,他也绝没有恶意,但是女病人当场脸上的阴云密布,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开始思考,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很多所谓的“心直口快”,真的就“坦诚相见”了吗?
2015年左右,新浪做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在线调查,题目很简单:“我最讨厌别人说的一句话”,结果出人意料,在所有的答案中得票最高的,是这么一句:我这人就是心直口快,说完了就忘,你千万别介意啊!这句话看上去挺真诚,但实在让人舒服不起来——“你说的话已经让我难受了,还不许我介意,我介意的话就是我的错,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
孟非主持《非诚勿扰》,特别喜欢举一个例子,欧洲人很多年前做过一个民意调查:给你四种超能力,你最想选的是哪一种?A。会飞;B。变形;C。隐身;D。知道别人真实的想法。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第四项!可见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彼此真诚有多难。
可是真诚就是实话实说吗?真诚就是心直口快吗?当然不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只是“真话”,婴儿般的“赤子之心”只是“真实”,在真话和真实基础上对他人合理利益的关注和维护才是“真诚”。
我有一个坚持的观点:“真诚”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定需要在文化环境中不断学习。你们当然要质疑:后天慢慢学会的真诚,还是真的“真诚”吗?难道不会变成一种“伪善的表演”吗?当然不。我在《非诚勿扰》时,栏目组特别从北京请了顶尖的造型团队,造型师经常是直接从伦敦或者米兰飞来南京的国际“大腕儿”。每次节目播出,我看自己的微博,一定有粉丝留言:黄老师,你这期节目的服装太美了,特别符合你的气质;也一定会有这样的评论:黄老师,你今天的衣服是替哪个厂家做广告的?赶紧换了吧,太难看了。
我当然知道审美从来都是主观的,一个公共网络平台,褒贬不过就是一家之言而已,当不得真。但你要问我内心,当然还是愿意听赞美。这是社会心理学上人类常态心理,不是虚荣或者伪善。
赤裸裸地表达己见当然没错,但如果在直抒胸臆之外,加上一点利他的善意,不要止于“追求真”,而要努力“体现善”,才距离“真诚”更近一步。有句中国人特别爱挂在嘴边的话,“良药苦口利于病”,说这话的人,往往真的苦口婆心,言辞恳切。但我总觉得,苦口的药,其实还称不上良药。或者说,绝不是利于病的良药都是苦口的。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给药裹上一层糖衣,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我看来,学会真诚,就是时刻告诉自己三句话:第一,真诚不是不假思索地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第二,真诚不是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正确的观点。第三,真诚不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说话是一门艺术,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是一种技巧。即使是耿直的季羡林老先生也会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和人交流时奉承拍马屁是虚伪的功利;委婉含蓄是真诚的善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切莫再心直口快,三思而言会给自己和听众带来更好的交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