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人生内容页

大学生刷盘子发财,你怎么看

2022-04-24人生

这两天,一则新闻被各大网站置于头条——来自武汉的大三学生在迪拜的酒店实习,日常的工作之外,这位大学生每天还花4小时擦盘子,月入万元(据《长江日报》报道)。文中,还有诸多细节,是否为武汉某学院的软文也未可知。然而,人们看到的大约只是迪拜、活少、钱多这样的关键词,因而,它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评论,嚷嚷着想去卖辣条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去年末,曾有报道说,一位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去迪拜白手起家,当起了“小商贩”,年均收入170万元人民币。而“暴富”之地,除了迪拜,也有其他地点,那些故事,也总发生在某个大学生的身上——貌似他只需付出简单的劳动,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而这个大学生背后,更多的大学生按部就班地奋斗,正经历着并不好过的职业时光。

其实,我们并非对任何个体存在与参与现实的方式持有异议,只是,从这些雷同新闻的“惊诧”中看出,这个社会给予年轻人的评判是有问题的。

假如,一个年轻人,哲学系毕业后去刷盘子,就是人生之耻。但如果他就此赚了大钱,又被认为是另辟蹊径。那么,悠悠众口,又呈现另外的面貌。

可见,无论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对个体的评价,关注的不是一个人的完善,而仅仅是用单一、数字化的标准去衡量。这个标准,就是钱。

也是在不久前,一位叫郑钢的小伙子据说刷新了逆袭的范本。曾经上过《非诚勿扰》,被24位女嘉宾集体灭灯的他,此时已经身价过亿,上个月,他给母校南大捐款1000万元。看,依然如此。因为当年的一无所有,这位小伙子被24位女嘉宾“灭掉”,同时也被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灭掉”。如今,他重新被作为逆袭的榜样,可以说,人们看到的是他上亿的身价,以及能够捐得起一幢楼的钱。按说,这么有潜力的小伙子,当年难道就没有一点值得看上的亮点?肯定不是这样,只是,他的亮点让女嘉宾、台下观众以及所有电视机前另有期待的目光遮蔽了而已。

劳动本身没有高下之别,但有繁简之分。人性使然,当然愿意以更简单的劳作去获取更多收益。这也无可指责,只是,当一个社会去高调宣扬并鼓励年轻一代趋向这种省力之时,必然对社会发展的后劲有所阻滞。诚然,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本来,他们学经济、外语、社会学、艺术,等等。你说开肉铺赚钱,一群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去卖肉;你说开网店卖小玩意儿赚钱,又是一拥而上。自然,我们得承认另谋出路的精神,只是若全以赚钱的标准蜂拥而入,不说专业的精神了,一个行业都可能被做滥。最终,年轻人的创造力会在何处发挥?根本无从提起了。

试想,哪有一个时代会鼓励不劳而获?然而,总有一些场景会让人恍惚以为如此。当每个人都投身其中,谁来学习,谁来思考,谁来创造?实在想不出。

可是,年轻人的方向,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如果广大年轻人以浮躁的方式走上人生之路,这个时代的未来,就会打上问号。

再来一篇
上一篇:想起曾经的朋友 下一篇:女人发火时,男人该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