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叫张晓勇。在理想磨灭之后,他选择了尽孝床前。有人为他感到可惜:“照顾父母也可以从事更能发挥才智的工作。不是保安工作不好,只是感觉他可以学以致用,干出一番事业。”
高考状元、清华大学毕业、外企白领,当这些身份信息叠加在一起,确实容易给人许多的联想与艳羡。不过,张晓勇最后的选择是一名保安,于是,一次正常的职业选择行为,就成了新闻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也未必不是值得敬重的选择。但考量张晓勇的人生轨迹,恐怕也不能说是为了尽孝而牺牲了大好前程。从外企白领到地产公司,再到小区保安,与其说是高材生在选择命运,不如说是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对高材生的能力与际遇做出残酷的选择。我们无法抹杀张晓勇的人性之善,但也没必要为了放大这种“善”而刻意扭曲其价值选择的真实轨迹。说得更直白一点,如果张晓勇当年在外企能实现他的“研发梦”,还会有今天的“高材生保安”吗?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无可复制的故事,高材生的人生也未必就不能平铺直叙。往深处说,这不是缺憾,恰恰是进步。开放而多元的人生通道,不会为你安排按部就班的生活,能力与学历、常识与素养、情商与实践,都可能随时跳出来考验你、折腾你———至于纸面上的分数,固然有“成王败寇”的逻辑,但终究不再是人生的“最后一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材生也有“非高材生”般的命运,谁说不是这个时代在理性地向前发展呢?
真正值得思考的,倒是下面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我们害怕代际固化,却又见不得“例外”的人生,这算不算叶公好龙?比质疑“高材生当保安”更值得警惕的,是对一切领域里“龙生龙凤生凤”的盲目认可。冠军也可能沦为乞丐,高材生也会有不风光的命运,官员子女也会沦为阶下囚……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二者,大家都希望职业平等,但在骨子里,舆论的价值天平上还是会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这当然不能怪民众市侩的眼睛,而是不少劳动要素集中的职业,没能收获对等的尊严与幸福。劳动力价值被低估、劳动保障权益被虚置,保安才会在公众认知中有不光鲜的色彩。三是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仍然是片面而单维的。薪资福利固然对应着某种生存能力,但一些人安于淡然、甘守平静的生活,也不能说是失败的事情吧?只有看得起每个大写的“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才不会有那么多的对立与成见。
在“高材生”们大多光鲜亮丽的时候,理解“张晓勇们”的寻常幸福,也许才是一个真正多元社会的美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