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从工作了十年的政府机关辞职。一些朋友或是开玩笑或是出于关心,说我是“裸辞”。
事实上,我很珍惜自己在政府机关的工作经验。我深信:你今天能做什么,决定你未来的价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十年政府机关经历中养成的五个工作习惯。
每天读一本新书
在政府机关工作期间,无论每天多忙,我都要翻阅一本新书。在体制内供职期间,我读了将近3000本书。
有人问我,这不是相当于一天读一本书吗?这怎么可能呢?
其实,这是一个读书理念的问题。作为职场中人,我们读书是工作型、实用型、“功利”型的读书。很多时候一本书对我们的价值,仅仅就是几页甚至几个标题而已。我所有的工作创新、好的文稿,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憋出来的,是靠找对要看的书。
书读完后,我立即推荐给同事和下属,这样迅速把一本书的价值最大化。从带团队、带队伍的角度看,一本好书是工具、是方法、是资料、是老师,比我们自己再去费口舌省劲多了。
有人会问,政府机关那么多事务性工作,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
我读书的时间来源有这么几块:第一,开会的时候,遇到形式主义的发言,我立刻看书;第二,乘车在路上时,利用kindle阅读电子书;第三,下班前、吃饭前,这些时候没人打扰,阅读效率很高。
每天列一张任务清单
我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每天早晨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手写一张工作清单。按照时间管理的基本法则,我会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等级分类,依次分配时间和精力。
我有一个心得,即对不是“一把手”最关注的任务,要按照“完成胜于完美”的原则处理,花20%的精力,达到80%的完美度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干好那些重点工作。
我们强调加强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自己当成机器人,盲目地去当苦行僧。现在,许多单位动不动就加班,有的是因为有临时重要任务,有的则是单位有关领导不懂管理、缺乏计划、工作开展和部署杂乱无章、随意所致,给下属工作人员和家人造成了不小的痛苦。
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每周进行一次工作盘点
你有多么擅长总结,你的工作就可以提高到什么层次。当然,这里说的总结不是包装,而是对以往工作的盘点、反思、提炼。我每周都要进行工作盘点,因为这个是真正对我的人力资源升值起作用的。
有时候工作盘点要非常及时。在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上,我汇报PPT时,展示的要素太全了。时任德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委婉提醒了我。中午时间,我立刻在电脑中修改了PPT。果然,下午的PPT汇报显得更简练、重点格外醒目。
在政府机关,最忌讳的就是工作赶工作,整天忙得像头驴一样,却提炼不出有高度的工作方法,这样每天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涛声依旧。再苦再累,工作思维、工作层次也得不到提高。
每月梳理一次流程
我的体会是,政府机关工作流程关系到两方面:一是机关工作讲究程序,不走程序、没走对程序,有时候是工作失误,有时候甚至存在很大的风险;二是流程关系到工作效率,通过流程让工作更加井然有序,同时也保证质量和效果。
我们一定要注意流程、程序和规则,不注意这些,轻则干错活得罪人,重则面临风险。
写文稿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个人化的工作,但我在担任政策研究室主任期间就在思考,既然是一个团队,就要把这项工作流程化。
经过反复思考,我将工作团队分工如下:我负责定主题、搭框架;有人专门负责搜集资料;有人专门负责仿写;有人专门负责校对;最后由我改写、定稿。这样,我们工作效率很高,而且我发现,有了这个分工和流程,所有的参与者进步都很快。
每季度结识一位专业人士
你在寻找高能量的人士,别人也在寻找、衡量你。你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你不能给别人带来智识上的挑战,或许你根本交往不到教练级的专业人士。
我时常提醒青年公务员,没有思想见地、没有知识视野、没有一点腔调和风格,想接触高端人群是很难的。
你真正的人生教练、职业教练往往是那些你未曾谋面的影响力人物。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你产生能量交换的人无需见面。
我记得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个习惯所决定。你可以偶尔吐槽,也可以考虑要不要进行职业转型,但在工作的每一天,千万不要忽视习惯的养成。因为它将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影响你的价值观、甚至影响你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