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人生内容页

不要对不起你奶奶

2022-04-24人生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一年,李坤泰16岁。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家住四川宜宾白花镇,家中兄妹8人,她排行第七。李父早逝,大哥大嫂成了当家人。李坤泰想外出读书,大哥大嫂不许,李坤泰就写了一篇文章——《被兄嫂剥夺求学权利的我》,文中说:“我自生长在这黑暗的家庭中十数载以来,并没有见过丝毫的光亮……我极想挺身起来,实行解放,自去读书。奈何家长——哥哥——专横,不承认我们女子是人,更不愿送我读书……请全世界的姊妹们和女权运动者,帮我设法,看我如何才能脱离这个地狱家庭,如何才能完全独立?”

李坤泰的大姐夫郑佑之(1931年牺牲),是中国共产党宜宾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他偶然读到李坤泰的文章,很是赏识,便推荐发表在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上。

1926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2月,李家老少正欢欢喜喜过大年,李坤泰在二姐李坤杰的帮助下,离家出走。她疾走两天两夜,抵达宜宾,后考上宜宾女中,改名李淑宁。后来在郑佑之的介绍下,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从走出白花镇,李淑宁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且越走越远。

10月,李淑宁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213名女学员之一,这是中国军事院校第一次招收女学员。李淑宁又改了个更有力的名字:李一超。

1927年,在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月,李一超走得更远,漂洋过海去苏联,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在前往苏联的海轮上,李一超严重晕船,吐得天昏地暗。同行的40人中,有一个叫陈达邦的湖南小伙儿,对她百般照应,让她倍觉温暖。到达莫斯科之后,李一超和陈达邦的革命友谊上升为爱情,他们俩于1928年4月结婚。

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革命形势如火如荼。

11月,组织上需要李一超回国。此时,李一超已有身孕,本可以要求生完孩子再回国,但革命者的使命,永远大于家事。李一超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启程。陈达邦百般不忍,意欲与妻子一同回国,李一超拒绝了,说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岂可沉湎于儿女私情?陈达邦只好作罢,叮嘱妻子,若一个人带着孩子有困难,就把孩子送到他堂兄陈岳云那儿。他送给李一超一枚金戒指和一只怀表,夫妻二人挥泪作别。这一别,夫妻俩竟再未相见。

2

1929年,红军相继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以此为中心,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

1月,在宜昌地下交通站工作的李一超即将临盆,还挺着大肚子,为搜集传递情报东奔西走,且结交的人个个神神秘秘。房东觉得她很可疑,就以地方风俗为由——在哪里怀的孩子,就应该在哪里生,把李一超赶了出去。

眼看还有几天就要过年,孩子也快要出生了。李一超想起丈夫陈达邦的话,想去找他的堂兄陈岳云。无依无靠的女人,此时太想得到亲人的照顾了。可是,宜昌地下交通站,是李一超一手建立起来的,如果她一走,万一组织上有事,联系不上她,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李一超不敢离开宜昌,甚至不敢离开租住的房子太远,就一直在附近寻找新的房子,但没有人愿意让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把孩子生在自己家里,李一超一时找不到住所。

夜幕降临,北风呼号,李一超徘徊街头,瑟瑟发抖。李一超原租住房的隔壁,住着一对贫苦夫妻,男主人是个搬运工。他们平时与李一超来往不多,但李一超的笑容让他们感觉亲切。他们不忍心看李一超流落街头,便把她接到自己家里,隔出一角,现搭一张床,让她住了下来。

第二天,李一超的儿子提前来到人世。参加革命以来,李一超一直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让中国人民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是每一个革命者的理想,因此,她给儿子取名为宁儿。

但李一超注定不得安宁,还在月子里,收留她的这家男主人因赌博打架被抓了,女主人筹不齐罚款赎不出男人,整天唉声叹气。李一超不能坐视不管,便拿出陈达邦送给自己的金戒指,让女主人把男主人赎了出来。

然而,李一超的善举,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警方听说李一超卖金戒指赎人,起了疑心——这个神秘的外地女人,为什么会有金戒指?

李一超感觉不妙,抱着未满月的宁儿,匆匆去了上海。

此后的一年多,李一超一直在革命路上奔波,难得片刻安宁。

在上海,李一超遭遇过入室抢劫,劫匪把财物洗劫一空,还剥光了她和宁儿身上的衣服。母子俩紧紧搂在一起,以抵御冬夜的寒冷,好在,朋友得知消息后,及时送来衣服,才把他们救出窘境。

在南昌,因为叛徒出卖,300多名革命者血溅刑场。当军警从前门进来抓人时,李一超抱着宁儿,从后门逃离,因为情况紧急,她只来得及给儿子裹上毛毯。她一分钱都没有,只能卖掉陈达邦给她的懷表,买了一张去上海的船票。她必须尽快赶回上海,向党中央机关报告,南昌出了叛徒,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船上,李一超没钱买吃的,母子俩靠好心的乘客给点馒头分点粥,熬过了两天两夜的水路。

革命之路,步步凶险。只要李一超回宜宾老家,或者去找丈夫的堂兄陈岳云,就能过上富足快乐的日子。但对个人的富足快乐,革命者不屑一顾,从踏上这条路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坚定地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之路道阻且长,李一超无所畏惧,但她怕儿子陷入险境,也怕自己不能全心全意投入革命。因此,即将接受更艰巨的任务前,她把儿子送到汉口,托付给陈岳云。

骨肉离别之际,李一超带宁儿去拍了两张合影,一张寄给还在莫斯科的丈夫陈达邦,照片背后写着宁儿的出生日期和时辰,一张寄给宜宾的二姐李坤杰,给家里报平安。

3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国家大力宣扬革命英雄主义,讲述革命英雄故事的电影《赵一曼》应运而生。

赵一曼的故事感动了全中国人,这其中有一个叫陈掖贤的小伙子,他连看几遍电影,看到赵一曼受刑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陈掖贤就是长大了的宁儿,他不知道,赵一曼就是他失踪多年的妈妈李一超。

电影摄制者也不知道,赵一曼是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那个时期的许多作家、记者写过赵一曼,但没有人知道她来东北抗日之前,有过怎样的经历。

革命年代,许许多多的英雄,不知出处。

1953年5月,李一超的二姐李坤杰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请求查找1930年左右在上海工作过的地下党员李一超。周总理将此信批转有关部门处理。

1955年1月2日,李坤杰写信给陈掖贤的姑妈陈琮英,告知:经李一超的战友和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确认,赵一曼就是陈达邦的妻子、宁儿的妈妈李一超。

得知自己的妈妈是英雄赵一曼,陈掖贤哭了。

陈掖贤一直过得很清贫,但他没去领国家发给烈士家属的抚恤金,只去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抄了一份妈妈临刑之前写给自己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

1982年,陈掖贤意外离世,临终时,他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几句话:“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是对不起你奶奶!”

许多年以后,一个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找到李一超的孙女陈红,表示忏悔。长相酷似李一超的陈红说:“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老了,要在良心上得到解脱,可我的国恨家仇怎么办?再说,贵国政府一向的态度,都使我不能接受你的忏悔。”

日本老兵想给陈红一些钱,陈红也没有要:“我爸爸连我奶奶的烈士抚恤金都没要,我怎么能要你的钱?”

再来一篇
上一篇:一碗人生悲喜 下一篇:用背部呼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