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巧妙教育外甥沈葆桢。
林则徐有一个叫沈葆桢的外甥,自幼聪明过人,16岁就考取了秀才,接着又考取举人,官位不断上升。仕途如意的他,渐渐有了骄傲之心。有一次,沈葆桢和朋友在月夜中饮酒,喝得十分起兴,沈葆桢渐渐有了醉意。他听见酒桌上的朋友奉承自己,十分得意,于是诗兴大发,借着月色题写了两句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照十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今天晚上不是满月,但头顶上的一弯残月就足够照亮了大地,又何必需要那满满的一轮明月呢?此话一出,在场的朋友都脸色巨变,十分不满,一一挥袖而去。沈葆桢实际上是在讽刺其他官员的“无能”。后来有人把诗句送到林则徐那,林则徐看到诗句后,表示歉意,说自己没有花时间教育好外甥。于是林则徐思考片刻,拿过笔随手把“何必”的“必”改成“况”字,使原诗句变成了: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林则徐把诗句再次拿到沈葆桢的面前,沈葆桢看后,十分羞愧。自那以后,沈葆桢不再自高自大,与人交往也变得越来越谦虚好学,许多朋友也对他大加赞赏。后来沈葆桢得到了林则徐的赏识,林则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沈葆桢,沈葆桢从外甥变成了林则徐的女婿。
虽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不一样,由原来自负自满的口吻变成了谦虚豁达的生动写照,影响了沈葆桢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