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程度,决定了社会的文明水平。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就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相关政策作了专题调研。记者在美国、德国、日本、芬兰走访发现,尽管这些国家国情不同,政策有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教育投入巨大,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对称,而且特别注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会给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打造世界最完善的大众教育系统
美国的建国先驱就曾将教育作为立国之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卸任演讲中说:“请大家把普遍传播知识的机构当作最重要的目标加以重视和提高。”
美国的全民教育投资年均增额达数百亿美元,主要用于对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增加招生数量。高等学府是美国培养人才的基地。鼓励创造的学风以及巨额教育投入,为美国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政府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整合大学、社区学院、各类产业再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职业教育网络,并促进各个机构之间的沟通,根据各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与培训方式,使教育培训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由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和资格鉴定制度。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依赖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目前美国60%以上的大学都是社区学院,可以说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完善的社区学院系统即大众教育系统。社区学院为美国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也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后备军。
为从法律上保证继续教育的发展,美国于1996年颁布了《成人教育法》,要求所有企业每年至少拿出员工工资总额1%以上的经费用于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而联邦政府允许企业将这部分开支列入成本,免予征税。
此外,在美国,就业不受户籍和地域的制约,这为优秀科技人才在美国市场上流动打下了基础。很多精力充沛的中青年高级专业人才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政府机构间频繁流动,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方向。
德国:完善学校企业“双轨”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一向重视通过实践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方式,年轻人不上大学也可以成为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人才。其中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谓双轨制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目前,德国大约60%的青少年通过双轨制模式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在企业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已具备相应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双轨制教育体系中,学生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到企业参加技能培训,结业后参加德国工商协会组织的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证明其具备从事某个行业工作的能力。
德国政府一方面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健全的制度和法规保障,强制企业与学校一起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照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可计入生产成本等。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变趋势日益加深,德国的双轨制教育模式也相应作出调整。比如,提高现有职业培训的标准,开发新的职业培训工种,设立跨企业的联合培训课程等。
近两年,德国相继推出“通过教育实现起飞”、“德国就业和稳定一揽子计划”以及“工作移民对保证德国专业人才基础的贡献”等三项人才培养和动员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根据上述计划,德国2009年和2010年向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社区进修机构、非高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投入86亿欧元;到2015年,德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投资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在职业教育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继续攻读大学文凭,并向其提供晋级奖学金;向在校大学生和科研新生力量提供资金支持,做好高级人才储备;吸引年轻人选择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类专业,弥补德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等。
日本:从义务教育抓起
日本政府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制定各种教学方针,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等各领域人才的成长历程,从而使学生们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怀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并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思想及价值观,日本政府正在探讨改革教学体制,使其更灵活,鼓励高中毕业生利用开始大学生活前的一段时间在国内外旅游、做义工或临时工。
针对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深化高校改革来培养创新人才。为此,文部科学省每年通过提供专门经费来资助国内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培养年轻学者和未来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同时,日本政府和各大学还通过提供奖学金和科研津贴等经济援助方式,帮助学生和年轻学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和研究。例如,京都大学2009年启动了一项名为“白眉项目”的人才培养项目,向优秀年轻人才提供职位,帮助他们专心从事研究。该项目将建设“新一代研究者”培养中心,并由校内外杰出人士负责选拔人才。该中心聘用的青年研究人员除工资外还可获得充足的研究经费,聘用期内不用参加教学和管理工作,也不需要接受考评,可以潜心于科研工作。
日本政府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九州大学于2009年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宇宙工学和航空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并通过在大学研究生院开办讲座等方式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日本政府认为,产学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在于:实行长期实习制度,便于大学与企业之间沟通和协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人才;通过创办新兴产业来激活经济。
芬兰:切实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芬兰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其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以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在政府预算中,教育方面的开支处于第二位,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2008年度芬兰教育部的预算达到近69亿欧元,占政府预算总额的16%。
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芬兰政府就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重要国策。根据芬兰1998年颁布的《基础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教授学生人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芬兰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语言、文化、科学、艺术等基础知识,还包括社会知识、家政、健康和手工等生活实用技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此外,学校在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在教学大纲框架内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置课程,可侧重于不同的科目,并自主灵活安排课时。因此,学校将培养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们不仅获得书本知识,也锻炼了动手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健康的人才。
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95。5%的芬兰学生继续学习,其中一半升入高中,另一半进入职业学校。芬兰高中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取消了年级的划分,学制极富弹性,学生在2年-4年的高中阶段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安排学习进度。这种授课模式满足了学生不同爱好和发展要求的需要。
在大纲指导下,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至少修完75门课程,其中必修课45门,选修课至少30门,并鼓励一些成绩突出或有特长的学生选修大学课程和利用大学的教学、实验设备进行研究,其学习成绩计入高中学分,大学予以承认。
除文化和科学知识外,芬兰的高中教育还注重对学生的社会知识、社会交往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同时,高中教育还培养学生经济和商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毕业后创业打下基础。
在芬兰,所有职业教育都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二十世纪90年代初,芬兰把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合并成高等技术学院,每年招生人数比芬兰各所大学招生总数还要多。
高等技术学院学生享有普通大学学生同等的待遇,可领取大学生的学习补助。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多地采用小组课题和课程实习等形式,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互合作和动手的能力。
芬兰共有近20所大学。相对人口而言,芬兰的大学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芬兰大学的教学设备和信息化程度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现在被广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就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