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颇富哲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精心改稿的轶事,就给我们以这样的教益。
三改小标题
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写了一本题为《给农村贫农》的小册子。为了能让广大农民看懂,他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仅第一章的标题,就改了3次。
第一次标题是《许许多多人已经听到了城市工人的斗争》;
第二次标题是《城市工人的斗争、反对政府的斗争》;
第三次标题是《城市中的工人斗争》;
最后定稿压缩成《城市工人的斗争》。
随着列宁的每一次修改,该标题愈臻完善、准确,文字也愈加精炼、明了。
作品与手稿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态度极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的每篇作品,都是反反复复修改而成的。这从他的作品与手稿中就看得十分清楚。
他写过一篇《破坏地狱和建立地狱》的文章,手稿一共有400多页,上面涂满了修改的笔迹,最后发表时只有20页。
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
他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仅开头就改过12次,最后才定稿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充满生活哲理的名言。
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写作真是件艰难的工作。我不偷懒,可是整整一天,只改了5页,而这还需要再修改。”
只写第一行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初学写作时曾带着一篇新写的短篇小说去向他的老师——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请教。
他在福楼拜的书桌上看见一厚叠10行字的稿纸,上边只有第一行写有铅笔字,而其余9行都是空白。莫泊桑见了十分吃惊,便问:“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
福楼拜笑道:“亲爱的,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张稿纸只写第一行,而其余9行是留着作修改用的。”
莫泊桑似乎悟到了什么,匆匆向老师告辞,赶紧回家修改他的新作去了。
贴在墙壁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起初写文章也写不好,后来看到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写的文章,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他写文章就十分注意在修改上下苦功夫,每写一篇文章,总要修改许多遍。
他还经常将稿子贴在墙壁上,反复地看,逐步修改,有时原稿竟改得一字不留,直到再无可改,才拿给别人看。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原稿中一句有数十字,经他再三修改,只剩下“环滁皆山也”5字。
生命垂危时
我国文学大师鲁迅认为,修改文章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无可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这篇文章,是他逝世的前两天抱病所作。当时,他生命垂危,但仍奋笔写作,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修改。这篇文稿上,经他修改的笔迹竟达63处之多,其中删改38处,增加25处。
无怪乎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这样赞誉道:“鲁迅作品一字不能动,我的作品可以改得一字不留。”
九改题字
我国另一位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作时在“改”字上狠下工夫也是颇为有名的。
他为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题字就先后改了9次才定下来。起先题“永垂不朽”,后改为“浩气长存”,又改为“气壮山河”。他嫌一般化,又改为“火中凤凰”,再改为“青年师表”,继而改成“人民模范”。但感到流于空泛,遂改成“藩翰中朝”,又觉太生僻,乃改成“血铸和平”、“国际英雄”。但仍不满意,最后改为“凯歌百代”。郭沫若认为这4个字才写出了黄继光精神的深远及其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