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开始写《鬼吹灯》到现在,几乎有十年了,细思极恐!说十年并不是很准确,反正八九不离十,一转眼就过去这么多年了。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毕竟是三千多个日夜,转头一看,又似弹指一挥,回想起最初在天涯社区莲蓬鬼话上连载《鬼吹灯》,至今历历在目,可以说没有各位读友的支持和帮助就不可能有这部作品。
当初写《鬼吹灯》我就是想写一个中国式的冒险故事,国外有那么多的冒险片和冒险小说很受欢迎,我们的老祖宗又留下了那么多宝藏,这其中一定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精彩故事。至于把《鬼吹灯》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这是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次参与《寻龙诀》的制作是个很好的缘分,也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去北京总公司参加年会,正好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万达购买了《鬼吹灯》电影拍摄版权,约我去谈一谈。我开完会顺路过去,好像还迟到了,一进去坐了一屋子人。印象中有制片人陶坤、导演乌尔善、编剧张家鲁等等,说实话,当时根本没记住谁是谁,想不到从这儿开始,就被绑在一根绳子上了!一开始我跟他们说我当不了编剧,写惯了小说,不愿意写剧本,因为小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我写小说从来不打草稿,前边写过的也不会再改动。电影剧本则不然,改来改去没个完,毕竟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一同合作。所以一开始,我只同意当顾问,剧本我不写,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事实上没这么轻松,到后来光说不练是不成了,前前后后写了不少。总之,头一次见面,并没有涉及电影内容,暂时这么定了。
北京一别,一转眼过了一年,我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制片人和导演可没闲着,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之后了。大伙去了三亚海棠湾,按制片兄的话来说,海边氧气中负离子含量高,有助于发挥想象力,总之在海南开始了剧本的创作。在讨论的过程中,电影主创团队一致认为:《鬼吹灯》小说一共八部,实体书已经出版了近十年,原著中的情节早已为人熟知,缺少了一定的悬念,应该保留原著经典部分,同时增加新的内容,即使是对原著十分熟悉的观众,也会有惊喜。因此,《寻龙诀》的剧本是按《鬼吹灯》第九部来打造。监制陈国富和导演乌尔善的要求非常高,张家鲁也是很有经验的顶级编剧,按《鬼吹灯》的经典台词来说——伟大的头脑总是不谋而合,合作起来十分顺利。
再接下来,又是漫长的前期筹备、开机拍摄、后期剪辑、特效制作,原来一部大制作电影从无到有,需要那么多的人耗费那么多的心血,投入那么多的时间。起初筹备阶段,各种设定图概念图已经足够让我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了,想不到一部大电影的前期工作量会这么大。开机后剧组转到北京怀柔的摄影棚,有一次我去探班,导演给我看了草原上的剧照,又让我吃了一惊,九月份的大草原像油画一样美,演员造型也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陈坤饰演的胡八一。可以说各个角色,以及厚重的年代感,都完美还原了小说。
那次探班非常匆忙,就看导演正在忙着看监视器里拍的镜头,他叫我在旁边跟他看看。我一看,一个镜头反复拍,后边坐一个女演员,我以为是群众演员,脸涂得黑黑的。然后导演说这是Angelababy,我吓了一跳,那妆容和平时看的很不一样。剧组为了追求真实效果,给演员化的妆真有那种在古墓里历险的感觉。我还看到她在草原上的形象,跟我当初想象的丁思甜几乎一样。造型团队参考了很多当时在草原上插队的女知青的照片,完全就是按那个照片来做的。
以前我没接触过影视剧这一块,什么都觉得挺新鲜的,但一旦接触过就觉得这个行业太辛苦了,每一个岗位压力都是巨大的,包括制片、监制、导演,压力非常大。想当初在古墓的设置上,我也没少受折磨,和大家考虑了很多,关于奈何桥、鬼门关的设置都是想建立一个冥界的体系,让这个庞大的地下世界有存在的文化依据,并且自成一体。虽然很痛苦,但当拍出想要的那个镜头时,会感觉到付出这么多努力都是值得的,那种苦尽甘来的感受特别有意思。
有读友问《寻龙诀》的事情,问为什么要以丁思甜为引子设置悬念。其实《鬼吹灯》前八卷感情戏很少,丁思甜作为胡八一王凯旋的初恋,非常符合电影剧本必需的人物情感冲突。我们往往会在之后的岁月中反复回忆初恋,因为没有结果,又因为时间,才会将这段感情越想越完美,越想越觉得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