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夫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就是脱了帽子光着脚,脑袋砸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同理:庸夫生个病,求医问药而已。
天子生个病,就得拉一大堆人倒霉。
刘邦生个疑心病,杀一拨重臣。万历皇帝有腿疾,几十年不上朝。李治有风眩,眼睛看不见,武则天就掌朝。
当然,未必是坏事。
世上本就没有十足的好事或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皇帝病,也是可以有好结果的。
赵云百万军中怀抱阿斗的事,天下皆知。妙在那年阿斗还在襁褓里,而刘备那年,已经四十七岁了。
今时今日,有人四十七岁生儿子,邻居道贺之余,都要私下打听:“大叔,平时都吃点啥补身体?”甚或背地里念叨:“那真是他儿子吗?”
刘备四十七岁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到他六十三岁逝世,有了三个儿子。体力确实太好了。作为对比:曹操生于公元155年,长子曹昂死于197年,而且二十岁就举了孝廉,则曹昂起码是177年生人,即曹操最晚二十二岁时有了儿子。
二十来岁——这才是当时生儿子的正确年龄嘛。
但是,刘备这个生儿子晚的毛病——从结果来看,对四川,是件好事。
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但统治者的儿子多了,烦恼也多。
袁绍死时,河北还在袁家手里,三位少爷内讧,硬生生让曹操占了便宜;刘表两个儿子争大小;曹操家曹丕和曹植夺嫡;孙权把自己亲儿子给赐死。
刘备呢?三个儿子:刘禅,刘永,刘理。刘理早逝。刘永活到了蜀汉灭亡,封了侯。阿斗稳稳地当了四十一年天子。
蜀汉没有正始之变,没有淮南三叛,没有孙峻政变。
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
儿子生得晚,反而得了太平。
刘备逝世时,刘永、刘理被封了王,但无实权;诸葛亮时年四十三岁,正是巅峰期;阿斗未满十七岁,是所谓主少國疑。
但反过来:恰好因为刘禅年少,诸葛亮又在好年纪,蜀汉恰好来得及让诸葛亮掌握大权。
所谓“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诸葛亮是刘备之后,蜀汉事实上的君主,但他专权不失礼,光明磊落,用心持平。所以在刘备死后十二年间,蜀汉还是保持着稳定发展。
很多人没意识到这一点:刘备大诸葛亮二十岁。所以某种程度上,刘备简直是将诸葛亮当儿子看待的。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君主,诸葛亮是蜀汉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与立法人。他们之间的彼此信赖与坦诚,让这个王朝有个不错的开头。
刘禅的年幼、刘备没有其他强势的儿子,客观上促成了刘备+诸葛亮核心意志的传达。
仅仅想象一下:如果刘备二十七岁时生了刘禅,那么,刘禅登基时将是三十七岁。
他容得下年纪相仿的诸葛亮专权吗?未必吧。那么蜀汉会怎样呢?不知道。
许多时代的分崩动乱,都来自接班人的顺位问题。所以啊,儿子生得晚,有时反而安稳些呢——小到家,大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