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行经华阴》由崔颢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写行旅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吊古感今的情感。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这是写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隐约曲折,潇洒自如,风流蕴藉。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崔颢《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原文】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解】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
⑵岧峣: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华山。咸京:即咸阳。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其手迹尚存华山东峰。
⑹秦关:指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天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求仙学道以求长生不老。
【韵译】
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咸阳城,天外三峰不是人工所能削成。
巨灵河神祠前云雾将要消散,仙人掌峰顶大雨过后天初晴。
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更险要,西连驿路祀神所在益加旷平。
敢问路旁追名逐利的过客们,怎么比得上在此学道求长生?
【讲解】
崔颢,唐代诗人,因《黄鹤楼》一诗而闻名,李白因该诗精妙,故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若论托物言志、以景写情之精妙,本诗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诗人行经华阴,目睹华山的雄奇峻险,不禁浮想联翩,但却未因观山而壮情,反生出了淡泊名利的感慨。
首联写华山的远观之态,符合逻辑思维的顺序。“岧峣”写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指华山,“天外三峰”指华山最著名的“莲花、玉女、明星”三峰,“咸京”指咸阳,这里指唐都城长安。此二句中的“俯”“削”用得最妙,偌大的长安城,却在华山的俯视之下,华山便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于眼前。三峰挺拔峻峭,如刀削爷劈,如此气势,却又非人力劈削可成的,所以诗中便道“削不成”。二句均运用了拟人手法,以人的动作写物,便更容易让读者融入到诗人所描画的意境中去。读来就更加形象、生动。
颈联写近观华山之景。“欲”“初”为关键字眼,“欲”是“要做而未做”之意,如此,便写出了武帝祠前白云缭绕、浓而不密、欲散未散的景象。第四句写雨后初睛,才更显仙人掌峰的万物亮丽,空气清新。此二句极力刻画的是华山的清幽秀丽,让人感觉华山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雅士。
颔联在前两联写远观近视之态的基础上写诗人的想象。黄河、华山北依秦关(函谷关)的险峻,“枕”字亦是拟人手法,一如“俯”字的运用。驿路迢迢一直向西延伸,与汉代祭坛的平川相连。二句所写景物绝非视力可及,应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写出了河山的壮阔,驿路的辽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前三联写景写得气势磅礴,英奇阔大,尾联却未抒写豪情壮志,反是宕开一笔,来写自己淡泊名利、寻仙问道的想法。“客”为过客之意。天下人熙来攘往,多为名利奔波。人若为名利所累,便是人世匆匆过客,如能跳出世俗,就可以无羁无绊,浩气长存。
本诗用字讲究,句句精炼。写景文字灵动,立意别出心裁,堪称不可多得的好诗。
【评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诗中称“天外三峰”的,是指著名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青。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崔颢二次入都,都在天宝中,此诗劝“学长生”,可能是受当时崇奉道教、供养方士之社会风气的影响。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清人方东树评此诗曰:“写景有兴象,故妙。”这是颇为精当的。
这首诗与《黄鹤楼》都属于意境雄浑壮阔之作。但它没有《黄鹤楼》的宏大气魄和渺邈情思,也不如《黄鹤楼》那么自然天成、流转活泼,不过,此诗写景有条不紊而富于意蕴,在对仗、平仄等格律方面都比《黄鹤楼》精严。由此可见,崔颢对于七言律这种体裁,驾驭自如,既能摆脱格式的拘束,挥洒出破格创新的名篇;也能遵守规则法度,创造整饬严谨的佳作。
【作者介绍】
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读过一点唐诗的人都知道一则佳话:他的《黄鹤楼》诗,传说李白在游览黄鹤楼时看到,说了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束手无作,怅然离去。日后还耿耿于怀,相继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有不服气,跟崔颢一较高下的意思。崔颢《黄鹤楼》诗,后代学者也是好评如潮。例如,宋人严羽称其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名。崔颢不但诗做得好,为人的风流,也少有人能企及。新旧《唐书》崔颢传、《唐才子传》等文献都记载:崔颢跟东方朔有相同的爱好,娶妻必须是美貌女子。结婚之后,稍有不满,很快就会把她们给休了,另外聘娶美貌女子。《新唐书》说崔颢“凡四五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关于他离开河南老家,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直斋书录解题 二十二卷,南宋陈振孙撰。陈振孙(约1186—约1262),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一说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著名目录学家。宁宗、理宗之际,历溧水、绍兴、鄞县教更多》
》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
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
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不应当因为其人格低下,就否定其成就。历史应给以适当评价的。
【英汉对照】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 无如此处学长生。
PASSING THROUGH HUAYIN
Cui Hao
Lords of the capital, sharp, unearthly,
The Great Flower's three points pierce through heaven.
Clouds are parting above the Temple of the Warring Emperor,
Rain dries on the mountain, on the Giant's Palm.
Ranges and rivers are the strength of this western gate,
Whence roads and trails lead downward into China.
…O pilgrim of fame, O seeker of profit,
Why not remain here and lengthen your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