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59-60页,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1.经历对实物的辨别过程,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观察和触摸活动中感知平面和曲面,初步形成表象,体验空间感;
3.在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
学 法:操作发现法
教 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结构程序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请境
激学导思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愿意玩积木吗?今天我们就边玩积木边学习。 拿出自己准备的积木摆合适的形状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 二.新课
让学生通过摸、摆、说,寻找立体图形的特征 巡视指导
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讲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创新意识。
带学生透彻分析板书立体图形名称及特征
展示:说说你搭了个什么东西。
用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将积木分类,给它起名,积极发言。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三、练习 1. p61 1
2. 巡视指导
3. 指导学生活动 认真分析并举例,同位互相交流后再比赛
概括总结
条理知识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下面是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认数》,欢迎大家借鉴!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认数》
一、说教材
《认数》是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教材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摆一摆、数一数,使学生直观认识“一”和“十”是计数单位,体会要知道十几,看有一捆小棒和几根小棒组成。然后通过直尺上的数字,使学生不仅正确认数,而且对20以内数的顺序有了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数数和读数。
二、备课设想
这一节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这节课我是这种设计的。
(一)问题----在童话中生成。
每个小孩都喜欢听童话故事,看童话书,根据这一特点,我出示了色彩鲜艳的图画数字,创设童话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孩子的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问题----在操作中解决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立操作为主,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计数单位“十”和“一”。
通过猜数引出10个一,并在捆小棒的过程中知道10个一是1个十,这仅仅是激发孩子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孩子通过做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
第二步骤是游中感受数的组成。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所以我让两名学生进行摆放比赛游戏,让孩子认识到十几的组成,并在反复的摆放中加强巩固十几是由1捆和几组成的。
第三步骤是在观察中了解数的顺序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在教师讲解中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所在在最后,我让学生在读直尺上数字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的大小顺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学会数学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