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的关系,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活动过程,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比高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推理能力。
4.通过生动有趣的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初步感知“高矮”的存在
1.导入:
⑴谈话: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想看看吗?
⑵出示 (盲人爷爷过马路)
⑶提问:①图上都画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②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帮助盲人爷爷过马路。
师:两个小朋友虽然年龄很小,可是他们非常的乐于助人,看到盲人爷爷过马路很危险,就主动帮助他,同学们,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做的好吗?你们愿意向他俩学习吗?
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小朋友会是几年级的同学呢?
为什么?(生:一年级,因为他们长的矮)
师:小朋友长的矮,那谁长得比他们高?(生:盲人爷爷)
⑷引出课题:
盲人叔叔比小朋友们高,也就是说小朋友比盲人叔叔怎么样?(生:矮),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高矮”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伞就来学习与高矮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高矮)。
(评析: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联系生活的“高矮”现象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比过高矮吗?那你们能说说谁比你们高,谁比你们矮吗?
生举例,如: 爸爸比我高 ,姐姐比我高 , 妹妹比我矮, 大树比我高……
3、寻找身边的高矮例子
学生自由下位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小组交流。 (评析: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找出身边关于“高矮”的例子,充分感受高矮的存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另外,让学生寻找教室里的高矮例子,打破了传统课堂的严肃、拘谨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下自由、轻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直观比较,探讨比较人高矮的方法
1、引入:
⑴猜测: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高矮”的例子,现在老师想现场考考大家的眼力,我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请大家猜测一下,他们谁比谁长的高一些?
⑵提问: 到底猜测的对不对呢?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出他们谁高谁矮呢?
生:比一比。
⑶验证:两名学生上台前比一比,验证猜测的结果。
2、探讨比身高的方法
⑴谈话引导:
同学们真聪明,通过比一比的方法很快发现了比高一些,小强和小丽也在比身高,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比的?
师:他们两个谁高谁矮 ?
生①:小强高。
生②:小丽高
生③:小强虽然看起来高,但他是踮起脚跟比,不能算。
⑵师提问:①小强是踮起脚跟才比小丽高的,这样比公平吗?
②那么你们认为怎样比,才能知道谁长得高一些呢?
⑶学生分组交流
⑷小组汇报: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