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页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培训

2022-10-06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总体编排:两根柱子(阅读与写作)一条龙(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不是“一一对应”,而是“各成体系,双线并进”。+习惯培养与口语交际。  先看一看整册书的排列:习惯培养——阅读教材——习作内容——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教材编写特点:1、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大家看目录:本册教材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分别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 7个单元。具体是如何体现出单元组合的特点呢?我们来看第二单元。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单元练习中的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如第2单元,便是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入了4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痴迷于昆虫的故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则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去仔细观察;“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巴甫洛夫、伽利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观察方面的名言,从而懂得观察的重要意义。本单元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观察一种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一组观察日记”。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如何利用单元组合的特点来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单元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吴老师等会儿会和大家详细的学习。2.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语文教学应当向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我们共同的意识。在座的各位老师谁没有凭借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进行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 在新课程提出要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前,我们就已经这样做了,所以我们的思想并不落后。大家都知道,以前教材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举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完全是*我们的用心和智慧。所以,我们可以为自己自豪。现在好了,编者们把语文实践活动纳入了教材,成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作为了一项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本册教材中的“学和做”是——说名道姓)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3.注意与第四学段(初中)的衔接。主题单元教学就是很明显的与初中教材的衔接表现。大家看我们的教材可以知道:第三学段教材,在教材结构形式上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拢。这样就减缓了坡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有高年级的特点。阅读方面偏重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品味的能力,习作方面偏重于立意与选材,篇章结构的训练。实践方面偏重于学生注意生活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总之,要由低中年级的扶到放,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了解了教材的编写特点,我们怎样来用好教材呢?我们怎样用教材来教学生呢?我们怎样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现行教材呢?下面我分别从阅读、写作、习惯培养与口语交际几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关于阅读:一.阅读教材特点(一)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11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充盈厚重的文化气息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篇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情、民族情。一篇篇课文,充盈厚重的民族文化的气息,如一个个不竭的泉源,给学生的心田注入一股股民族文化的清流。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教材也把反映外国文化的作品奉献给学生,《装满昆虫的口袋》、《诺贝尔》等,展示的是国外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不懈研究的感人精神,中西合璧,使教材的文化构成更趋合理。()洋溢独特的语言魅力五上教材所选入的阅读文本文质兼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鉴赏着精美的语言,享受着典范隽永的语言熏染。《清平乐 村居》这首宋词,意境恬淡、清丽。词的上阕长短句相间,而下阕句式整齐,每句韵脚相同,节奏感强,学生在诵读体悟的过程中,不仅神往于质朴而淡雅的田园生活,更惊叹于我国古代诗词语言的凝练美与音韵美。《鼎湖山听泉》这篇美文,作者更是将自己对泉水的独特体验、丰富想象,通过华丽的语言、精妙的表达,把鼎湖山的泉声真切地传达出来。学生诵读这样的美文,不仅受到情感、审美的熏陶,还始终沉浸在精美的语言中,得到文本语言的滋养。《林冲棒打洪教头》准确贴切、生动传神的描述,也成为学生描摹人物、刻画形象的良好示范;《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精练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有理有据的叙述以及层层深入地陈述观点的说理方法,也会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学生享受典范语言的熏染,感受母语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感得以培养,也培植了学生热爱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情感。 ()传递深切的人文关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课标》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需在长期、大量的阅读中受到精神、情感等潜移默化的熏染。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具有多样性,对文本的感受往往是独特的、多元的。教材选取典范精美的文学作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力求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全面的滋养,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追求“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境界。而课后练习的设计,又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变色龙》课后练习4“课文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金蝉脱壳》课后练习4“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诺贝尔》课后练习3“请将本课第8至第10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传递着深切的人文关怀。11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二、教学与读书、活动建议1.把握阶段训练重点根据《课标》的阶段性目标来说,进入五年级即进入第三学段。除了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外,本学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①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②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③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④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2.简简单单上好语文课 衡量一节课,尽管课堂评议标准条目繁多,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化解一下,对于一节课,关键是要突出重点,激发学习情趣,要力避头绪纷纭,花样繁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一节课:①教学目标是否做到了单纯、明确;②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否激发起来了;③是否做到了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④语文教学情境是否做到了相对稳定;⑤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都落实了。3. 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新课程要求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凭借。另外,由于教学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把握生成,及时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备课,我们要精心预设,机智调控。①.        充分、科学地预设目标预设——以人为本,发展语文素养预设和生成,这两个词在新课改中相信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在这儿我想说的是,预设不是只注重学习形式的预设,不是仅仅关注教学设计多样化,生生互动、多媒体运用、学科整合、拓展延伸等,不是为了使课堂热闹而虚设的花架子。我们应更多的关注语文的本体地位,对文本深入研究,应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尤其结合文本特点,思考本课可以侧重发展学生哪些语文素养: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语感培养还是学习方法的获取……也就是说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预设的立足点文本预设——深入研读,挖掘文本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尽管不是“圣经”,但它仍然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深入研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经历反复阅读教材、仔细查阅资料、由冥思苦想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凭借自己广泛的阅读和丰厚的积淀、修养,对文本作准确、深刻、独到的解读,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使用文本,精心设计。寻找到教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适当有效的结合点。(简言之,就是教师的独立备课。补充,参加基本功大赛的老师问及,拿到教材如何备课。我的建议:(见我的教学日记)   当然,这不是为了比赛,平时我们经常这样要求自己去备课,那么能很快把握教材,正确独到地解读教材,注意的阅读心路便能找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点。)学路预设——了解学情,确立学习路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预设时,心中始终要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以“蹲下来”的心态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与文本充分对话,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后,还需以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阅读、去感悟。将心(师)比心(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而后,细细揣摩学生喜欢学什么?喜欢怎样学?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的学习路径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怎样的实践平台才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科学地预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相适合、切合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路径和阅读思考的话题等。(11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举例数学曹老师做习题,寻找教学时的突破点,使学生一听就明白)生成预设——充分预测,有效引领学习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课堂是动态的过程,在师生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可能生成的状况、学生学习路上可能生成的个性化体验等进行充分的、富有前瞻性的估测,预设不同的学习路径和不同的应对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预设任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加重了:教师不仅要研读教材,准确、深入、独到地把握、剪裁和处理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预设学习思路、过程,而且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种种可能生成的情况和自己如何应对生成进行有效调控的策略作精心预设。只有充分预设,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生成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地引导、点拨,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学,于不经意间见匠心,让智慧的灵光在课堂闪现。②及时、有效地调控生成    尽管教师课前有充分的预设,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出乎教师“预料”的信息生成。我们一不能熟视无睹,二不能一概封杀,独霸课堂,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三不能不加选择。全盘肯定,违背科学,忽视正确的知识、价值取向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流程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讨论和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思维的方向,聚焦话题。面对“生成”,我们要能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变生成资源为教学资源,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人们常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我想说课堂也因教师对生成的及时、有效调控而精彩!课堂更因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而精彩!当然,课堂生成的调控能力是教师课堂机智的表现。这需要教师在一堂堂的教学实践中去锤炼。不是哪个导师可以教给的,也不是模仿哪个特级学来的。4.充分发挥主题单元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主题单元的组合教材的特点,提倡“单元教学”。这就要认真研究单元的组合、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等等。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还可因时因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或补充。也可在不改变《课标》规定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变通。举例:优化组合,在一组教材中体现了编者的系列训练的观念。作为老师,就一篇课文,我们也可以凭借我们的智慧采用组合教材,拓展阅读,进行主题教学。教材只是个例子,教教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便是我们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了。举例《月光启蒙》孙友田的系列母爱文章的学习,进而进行了母爱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月光启蒙》课文讲述了在月夜下,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给我唱童谣、歌谣、讲故事,猜谜语。母亲就这样用童谣歌谣开启了诗人通向诗歌王国的大门,用故事丰富了作者的想象,用谜语打开了孩子的智慧。伴随着浓郁的月光,伴着母亲的爱,作者飞向了诗歌的王国,长大后成了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母爱系列文章的学习,母亲的形象丰满了,立体化了。举例学生发言(具体见我的教学日记)《月光启蒙》读书课上学生的精彩发言: 她——作为一为普通的劳苦农民,却要承担着五个孩子的生命与前途。她——作为一位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却还要依旧为儿女们操着心。她给孩子们的,永远是欢乐。永远是那张灿烂的笑脸。她是孙友田的母亲,将五个子女的命运托在手中,将五个子女的生活放在心里。小时侯,孩子们的欢乐是蹦蹦跳跳的,将欢乐写在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长大后,孩子们的欢乐是感恩感激将欢乐留在心里,流下汪洋的泪水。她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母亲!她是华夏民族值得学习的母亲!(钱子煜) 在生活的岁月里,在平常的言行举动中,她,时刻透露出母爱的伟大,母爱的锋芒!母爱似水,她是最好的典范;母爱如蜜,她奉献出自己的所有;母爱如风,拂过你的心灵!她像一支蜡烛,尽力燃烧着自己,女里射出最明亮的母爱之光!爱,就是这样平平凡凡到永远。  (段研舟。) 有谁能为儿子吃上一块肥美的羊肉而忍受二百里的路将肉背上背脊的痛楚?有谁能为了儿子盖上厚一些的被子跑到有狼的山上拔一筐的野草;有谁能为了孙女每一夜睡在做的床框上,只有她,孙友田的母亲,她把自己所有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她的儿女,让他们幸福。如果孙友田是个定轴,那他母亲一定是围绕定轴转的转轴。她的爱是多么伟大。(周敏瑞) 小时候,沐浴在母亲的爱里,被母亲含在嘴里;长大了,遨游在母亲的爱里,被放在母亲的心里。母亲的爱永远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细腻的,是无私的……母亲嘴里也许不会说:“我爱你,孩子”这些甜蜜的字眼,可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却显现出无尽的母爱:小时候家里清苦,很久吃不上一顿肉,却仍然把羊肉一块一块撕下丢入孩子嘴中;孩子爱跑,爱跳,鞋子穿不了多久便开了口,母亲便会不辞辛苦一针一针细细缝合;孩子的女儿断了奶,送到母亲那儿让她带,此时已是夏天,目前边帮孩子扇扇子,边唱着动听的歌谣,自己却睡在了一根木头做的床框上……有人的快乐是得到一块糖果,一件衣服,一本精美的书本,可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的儿女永远幸福。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有一种爱是细腻的,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有一种爱是纯洁的……这种爱,可以使一个从未说过谎的母亲第一次说了谎,为的只是孩子能吃上一顿鲜美的洋肉,这种爱,可以使一个母亲一个人跑到有狼的山上采草,为的只是孩子能盖上温暖的褥子……(张靓雯)汩汩的流水充填了土地,却充填不了母亲那宽大的爱,冲垮不了我在母亲心中的雕像。爱得永恒,爱得痴醉,爱得无怨无悔。母亲的爱,不是付出一生一世,而是一个没有限额的数目。母亲对我的爱的方向不会改变,爱得心醉。这世界有爱才会转动,有爱才能永恒。大山一样高的爱把天与地覆盖,让天堂与人间绘成一幅明媚的清晨。(季成建) 她的谎言胜过了她的诚实。为了这十斤羊肉,母亲她平生撒了第一次谎。这谎言将永远埋在“土里”,而这谎言将永远留在作者心里。为了这一捆草,她冒着生命危险,去那有狼的山上拔草。她的恐惧被她的母爱驱逐了。她令人佩服,令人感动。(周琳) 一兜玉米,这是爱的细微;为了孙女,睡在床框,这是爱的延续;为了儿子纳鞋底,这是爱的温暖。这位母亲一辈子没有享福,她平凡却伟大,清贫却乐观。天下的母亲有千千万万,但是能做到这样的这位母亲的样子的确很难。我佩服这位母亲。(张若尧)11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5. 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与生活结合 什么是语文教育资源?《课标》里说得很清楚: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具体地说,就是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以及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有句名言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或者说处处留心皆语文。根据这个精神,国标本(苏教版)设计了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要是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都是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有多宽,语文学习就有多广,甚至更辽阔,因为我们还有想象的空间。同样举例《月光启蒙》的教学。文中作者是浸在母亲的童谣、歌谣、故事、谜语中长大的。母亲很早就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素养的种子。那时也许母亲并不知她对儿子日后的发展起了多大的影响,因为那时,他的母亲并不识字。但就是那些朗朗上口的 童谣、歌谣、故事、谜语 却滋养出了一位作家。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假期里的青歌赛。还记得原生态组的比赛中的命题对话是最耐人寻味的。参赛选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哗众取宠 ,却是那样的深情。真正是原汁原味的。那些歌手有的只有初中文化,女孩甚至一天也没有进过学堂。那歌就是*父辈们祖辈们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如果说在那些少数民族人的生活里那歌声只是无聊时的消遣,只是单调生活的调味品,那么在艺术家的眼里那就是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其实他们的父辈们祖辈们给了他们最久远的精神文化。这是选手们在深情回忆父辈们祖辈们给他们的财富时的发自内心的感慨。尽管他们贫穷,但是却很富有。 说这些题外话,目的是想说,他们是无意识的,那作为教师,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有意识的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丰富生活也要有水到渠成的效果,要有依有据,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寻求课本与课外生活的连接点,开展活动。比如,还是《月光启蒙》的教学,我们进行了系列童谣活动,收集童谣——背诵童谣——童谣擂台赛——创作童谣,学生很感兴趣,感触也很深,所以写来也有真情实感。(举例具体见我的教学日记)蛮牛与猛虎 蛮牛力不小,猛虎劲也大。大家比一比,谁的本领大。俗话真是说得好,牛犊不怕猛虎咬。牛犊长成蛮牛时,敢找猛虎来单挑。(钱子煜)小陀螺  小陀螺,溜溜转,大家快点都来玩。你一拧,我一捻,转起陀螺小花伞。(段研舟)小野孩  小小野孩,多么可爱。手拿野果,朝前奔来。树木是他的大花园,树林是他的游乐场。尽管如此,他很孤单。他很希望,得到关爱。(陈逸超)李润的三首童谣倒是真实地记录了整个比赛的进程。开始:   一             第一局结束:二         总结:  三小猛虎,斗蛮牛,       小蛮牛,别高兴,      猛虎队,蛮牛队,不比高低不罢休。       下局就要追上你。      比童谣,受益多。谁能赢,不知道,       小猛虎,别气馁,      懂知识,明道理,要看谁的本领高。       打败蛮牛拿第一。      活动也是在学习。11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以上是就课本内容的拓展,其实,本册教材中有意识地将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列为一项语文学习任务。“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两个板块,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我读书 我快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该单元的相关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五上的第3单元,选有《伊索寓言》。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有趣的寓言故事,在《伊索寓言集》里还有好多好多,大家可以找来读读。”从而把学生阅读胃口调起来。我们可以安排一节读前指导课,帮助学生订一个读书计划;也可以以其中的一两个故事为例,指导他们试读。可以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名言警旬,写读后感等等。况且教材中还有专门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内容的提示。本学期的是《读书莫放“拦路虎”》,其它的分别是:、《精读与略读》、《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这些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类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们要学会解放学生,也解放自己。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把课余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当前的形势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因为没有哪位家长会说,只要轻松学习,不会计较学习成绩。对于我们老师,更不会因为要轻松学习而推卸责任,所以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例:对于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学校虽然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好多老师真的是智慧的使者,我们好多班级都有自己的阅读空间和书香氛围,有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有自己班级特定的共同阅读的时间。镜头一:比如,中午写字课之前20分钟左右,老师会自觉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有这样的氛围,就算那些调皮的学生也会装模做样地拿书消遣了。久而久之,待他真的品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他的阅读习惯也就养成了。到那时,一日不读书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健身操上有句广告语“每天5分钟,健康又美丽”,在此借用一下“每天20分钟,愉快又充实“。镜头二:有的班级有自己的读书课,在课上谈自己的阅读所得,进行一些交流。在交流中,他们会有共同语言,他们会为自己能在同伴面前有自己的一番见地而获得成就感,至于那些不爱读书,读书所获甚少的,他们也会有所启发,或得到方法的指导,或得到选书的本领,或弥补少读书的肤浅,也许还能提高自省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起读,再加上老师的点播和指导,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会渐渐爱上读书的。镜头三:有的班级还设有自己的图书柜,有借阅与管理图书的系列章程。还真的是个小小的图书馆。我们学校的蒋老师曾经写过这方面的论文,获得省教海探航二等奖。这并不是要炫耀什么,因为,你们或许有更成功的经验。讲出来是想说明,我们并不是为了写一两篇文章,真的是为学生考虑。我们可以说学生的阅读不是教出来的,是*他们自己悟出来,这样真的能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学校的老师就是有这样有远见。记得触龙说赵太后时说:“子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真的很欣赏我们学校的老师,他们不是为了搞一两次活动,不是为了写一两篇文章,不是为了在考试中能增加一分,拼命地搞题海战术。他们就是这样有为学生未来考虑的意识,并付之于教育教学实践。在座的各位,可能做得更好,我一并表示我的敬意。(题外话:不要说我们这是阿q精神,当你看到学生的发展时,你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的老师说,当学生说喜欢他上的课,几年之后说就是从他开始时喜欢上了语文,他就有一种无限的欣慰感。和我们的老师交流时,他们总是说我们老师没有白当哦。那种幸福的感觉,只有你付出努力之后才会尝到。)镜头四:打电话询问买什么版本的书,或带着学生去书店选书——当然是让他们自己去结帐,不要让人说我们踩红线,老师只是负责检查一下学生挑选的是否适合他们阅读,是否符合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是买书作为奖品的,我们学校有班费可以由学生自己处理;或是生日时,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有针对性地送本书做为礼物——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只喜欢历史类,科普类。文学类的书看得较少,就自己去挑本文学类的送他;有的是干脆,叫上家长(不要以为在我们学校,只要老师一布置,家长就会跟着后面溜溜的,还是有很多家长不管不问,有的是推脱,有的是做生意的,对此还真不在行,和老师聊天中还有的家长不识字,签字只能写几个阿拉伯数字,这都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得根据学生及其家庭的不同特点,有目的地去帮助他们)镜头五:我们这个班,是奥数班,孩子们逮到时间就是埋头攻克数学题。每当这时,我这个语文老师只好在旁边干着急。没办法,拿出语文课给孩子们看书。保证了时间,问题倒还是没有解决。他们竟然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选书也太幼稚,他们有的竟看漫画,有的还是拼音版的书,有的看了一会儿便不耐烦了……这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呢?干着急不是办法,发通火更不能解决。就从自己开始吧。我陪着他们一起看。每天中午看30分钟左右。大家一起看,氛围倒的确是好,那些不爱看书的,看到大家都看,他也觉得无趣,没事干,也装模做样地看了,看着看着,渐渐地不爱看的也看了。我还要求每天书包里要有一本课外书,总有作业速度较快的吧。3-5分钟,看一小篇也好呀。这样不仅长了见识,也学会了利用时间。当然,我们还还争取了家长的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11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补充我和我的学生还有家长一起读书的小故事。见我的教学日记。)有心的老师会进行阅读的系列训练。(这要求有点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应地调整,说出来只是想说明,我们引导学生读书时也有序列性)(补充表格的形式)相关说明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主要内容(可作为晨读内容或课前5分中的小课题研究)学童谣、三字经故事学古诗(150首)为主,可接触一些儿童诗学现代散文诗与简单的古文为主以备考为主(短篇文章)具体要求或活动建议1能创作简单的童谣2可排演成童谣节目(与音乐、美术学科整合的大型汇报,既可以是表演的形式,也可以是班级的小小游艺活动形式1分期完成规定篇目,会背会默,更高层次的达到熟读唐诗不会作诗也会吟。2简单地创作或运用阅读理解浅显的现代诗,学习与课文相配套的简单古文,能吟诵,熟记佳句,并能灵活运用文章阅读训练,重点是感悟能力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把阅读训练的文章当成是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多地着重交流阅读所获课外阅读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 配套的课外阅读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可结合相关课文,每学期有计划地读一本名著)、外国名著、科普读物+ 配套的课外阅读可看些名家短篇小说,例如秦文君的、杨红缨的,名家散文,如巴金的、冰心的、朱自清的等还有〈〈上下五千年〉〉+配套的课外阅读,(下学期+报纸(如扬子晚报)+定期的杂志(如〈〈读者〉〉等看些杂篇,例如〈〈智慧背囊〉〉、〈〈时文选萃〉〉、哲思性的,定期杂志如〈〈读者〉〉和〈〈青年文摘〉〉+配套的课外阅读 当学生真正喜欢上读书时,他们便也就会喜欢上语文了。那时,他们对于书便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情感。听听,这是我们班学生与书的情缘。(补充学生对书的情感,具体见教学日记)。郑子兴说:“每当捧起书,闻着那淡淡的墨香,仿佛一匹骏马奔跑到我面前,要带我去漫游书的世界。浸在那香味中,我沉醉了,书里的世界是那么美丽。” 钱子煜说:“书,伴我从小到大,它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在书中,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认识自我,放飞自我。在书中,我才能寻求到洒脱。读书的时光是最快乐的时光,读书的事情是最快乐的事情。”张靓雯说:“每当夜深人静,屋顶上撒满皎洁的月光的时候,我总是在轻轻地抚摸自己心爱的它,不时有零碎的星光顽皮地跳到它的身上,月光也柔和地映着星光,仿佛在和我争夺它的宠爱。我静静地凝视着它,凝视着曾给我带来无数欢乐的它,凝视着与我有着说不清道不明情结的它——书!” 一味地甩给学生一本书,学生也会枯燥。我们学校结合着搞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补充介绍读书节活动情况:讲则读书的故事,出份读书小报,做张书签,写篇读书笔记,布置书香教室,“我和书”征文,推荐一本好书,我的读书情结演讲,写张关于读书的书法作品等等)  另外,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进行一些专题活动,比如我们结合节日的《让明信片载着学生飞翔》,母亲节的《给母亲的一封信》,《祝福声声贺新岁》的春联系列活动,春天的《春之歌美文诵读》,读书节的《我的读书情结演讲》等等。我们的主导性也就体现在我们能即时即地地引导学生去活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学和做”是专题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放手让学生自行策划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学和做”虽然置于课本的最后,但何时实施,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11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关于写作:一.学段写作要求《课标》中对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把握年级段要求,循序渐进,为了实现写作水平稳步提高,五上习作教材内容编排如下。二.习作教材内容简介1. 写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2..认真观察一种动物,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3.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写自己的心里话;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6.想象事情结果,把连环画补充完整,再写下来;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三.教学建议1. 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目标提 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此外我们可以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2. 用好教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应该看到教材不仅为学生的学、也为教师的教拓展了较大的空间,这为教师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可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应在习作教学中加以体现。3. 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取材——例文引路——修改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好在哪里?哪里写得具体?是怎样写的?”通过切身体验,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思路。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作文的修改也要体现合作互助,将自改、他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关于写作,仅*课本上几篇练习是很难提高习作水平的,老师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写读书笔记,写生活日记,写主题系列文章(亲情类、人物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勤练笔。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提要内在真实的生活中的真实的真切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我们可以结合刚才讲的实践活动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达到愿写,爱写,乐写。怎样激发兴趣,维持兴趣,怎样因材施教,写出个性作文都是我们老师可以去探讨的课题。11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补充:我的几点看法 情境中捕捉稍总即逝的真实感受(举例两个镜头)——因材施教(写出个性化的文章)——维持写作的热情(即时反馈,表扬,建议)(具体见我的日记教学札记) 关于习惯培养:1.教材内容简介开篇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培养也有个系列性(查:其它年级的习惯培养)五上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五下是: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六上是:不懂就问;勤于收集资料。六下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置于各册之首,但其训练则应渗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形成“习惯”。本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出发,安排了“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两个学习习惯内容。2.补充介绍“读书笔记”,因为这的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条好途径。《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何积累?*眼看口诵记忆不会长久,数量也很有限。“笨人的笔记比聪明人的脑子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说的是读书不仅要眼到、口到、心到,而且要手到。这既是阅读的方法,也是阅读的习惯,体现着完整的阅读历程。因此,安排“读书做笔记”,就是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动笔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读书做笔记是一种重要能力,这也是本册的一个训练重点。读书笔记的两种类型:是心得式。心得式笔记即读后感。对于读后感,本学期写的目标要求:感受要相对深刻,文章应该具有一定的篇幅。二是摘要式。①可以是概括摘录,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程度,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主要论点、总的结论,精炼而明确地概括出来。这样内容单一集中,方便查找。②可以是摘录原文,即摘抄原文的好词好句、短小精悍的诗歌、重要资料、名言警句等,方便引用和核实,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③是归类摘录,即将相关内容集中摘录在一处,方便查找引用。学习课文或阅读书籍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远比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得更有效些。写读后感是非常好的习作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了课文,更易于把读后感写好,这既是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好其他文章的读后感。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这良好的习惯不是突击几日就能养成的,必须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 关于口语交际: 这其实也是语文实践活动。单独成块,只不过更要我们注意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一、     目标与要求《课标》对第三学年段提出了如下的要求:1.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中。5.能够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流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11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二、     内容及特点本册教材根据“口语交际”的学年段要求,编制了以下七个内容:1.学会请教别人。想想在下面几种场合应该怎样向别人请教。先说一说,再分角色表演。2. 画画说说。通过合理的想象,补画第二幅图,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们听。3. 学会拒绝。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学会拒绝。4. 小小新闻发布会。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在班级组织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上讲给同学听。5. 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试着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并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设计的。6. 健康小顾问。请你针对班级同学的情况,搜集资料,当一回健康小顾问,介绍有关健康小常识,并接受同学的咨询。7.《水浒》故事擂台赛。请你准备一段《水浒传》故事,当众讲一讲。比一比,看谁讲得精彩。综观本册教材安排的七次口语交际内容?它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①生活性。根植于学生生活基础上的言语交际。例如:《健康小顾问》②实践性。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语交际能力只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才能得以提升。③时代性。《课标》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瞻望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本册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学会拒绝”、“学会请教别人”、“小小新闻发布会”、“设计一条公益用语”等等,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是在展示着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慢慢地走向社会,寓口语交际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浓浓的生活气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涵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言行。三、     教学建议“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着尊重与沟通,张扬着个性与智慧的课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策略。1.创设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期待和情感冲动,使学生进入一种渴望情感表现和交流,希望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的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这是使课堂富有生命活力的基本条件,也是让学生的情感生活成为可能,使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2.引导互动。    “交际”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有“交际”必有“互动”,交际效果的好坏在于互动质量的水平。在特定的课堂交际情景中,大多发生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在口语交际中,师生间互动,教师大多表现为情景的创设者,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师生间问题的沟通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的构建者,口语交际活动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才能确保每一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3.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份尊重。在口语交际中,听者的一丝神态,一次举手投足,都可能影响发言者的情感和表达。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交往品质的需要。“倾听”也是一种能力,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可以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内容,揣摩其表达的意图,应对时可以及时调整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言语沟通。11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4.走向生活。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例如“设计一条公益用语”,首先应让学生留心生活,到公共场所搜集公益用语,并想想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环境设计公益用语,并说说设计意图。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安排时间和提供机会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渠道。比如,请学生主持班队集体活动,组织他们参加演讲、讨论、辩论,学做小记者、小导游等。总之,凡是能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教师、家长不包办代替,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勇于、乐意、善于与人进行交往。5.激励评价。口语交际有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由此可知,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注意“重激励”。口语交际是在具体动态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口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口语交际质量的关键,所以“激励”是最好的方法,不但能确保口语交际的顺畅进行,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定“我能行”,从而放松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流畅的语言大胆交流,让学生的真言、真情、天性、灵性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结束语:我始终这样想,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教语文不仅仅是要个分数,我们教语文要教读书,写作,说话,要教仪表,教底气,教做人,我们语文教学要使我们的学生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个有修养的淑女,一 位位有风范的绅士。罗罗嗦嗦讲了很多,不到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最后,祝大家在教育教学的日子里,开心过好每一天。11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
再来一篇
上一篇:《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下一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