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内容页

认识几分之一

2022-10-09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98-10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4、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红色水彩笔、贴纸。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 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讲述孙悟空给徒弟猪八戒分桃子的故事,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动机,通过3次分桃,引出了“一个桃子2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矛盾,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铺垫作用。 通过直观实物演示让学生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感知分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 趣味性的故事中渗透着分数大小的比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些提问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将游戏融入到课堂练习中,无疑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有了一个融会贯通和理解应用的过程,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段。话说有一天好吃的猪八戒听说花果山的桃子熟了,于是赶紧来到花果山想向孙悟空讨两个来吃吃, “好师兄,你就给两个来给老猪尝尝吧!” 孙悟空说:“要想吃桃子可以,但你得回答我的问题。”“好、好”猪八戒迫不及待的说。孙悟空拿出4个桃子问道:“这里有4个桃子,它的一半是多少?”“2个”说完就准备伸手去拿。孙悟空把它的手一打说:“急什么急,还没完呢。这两个的一半的是多少呢?”“一个嘛”猪八戒刚说完,孙悟空拿出一把刀 “哗”一刀把桃子平均分成了两半,指着其中的一半问道:“这 又是多少呢?”猪八戒摸摸它的大肚皮,回答不出来了.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它吗? (生介绍方法,说意义)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桃子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用这个数1/2来表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认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11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认识1/2 举起一个圆片,请一个同学对折从中间剪开,然后问:“这个同学是怎么分的圆片?”(板书: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全班齐读1/2。问: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1/2)(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1/2) 2、操作感知 (1)我们已经认识了1/2,你想自己创造一个1/2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同时与同桌交流。 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折法,其他同学欣赏并评价。问:他们的折法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说每份是这个图形的1/2?(因为折的时候,都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 (2)课件出示下列图形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是不是整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3)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的例子 三、深化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1)谁来猜一猜分数王国中除了二分之一还有哪些分数? (2)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请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3)把你表示的分数介绍给小组同学。 (4)小组代表上台互相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四、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的圆纸片,小组中选两名同学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涂色.怎么比较两张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 (板书 > )(课件演示过程)。  续讲西游记的故事,加深认识。 课堂一开始,我们听了猪八戒吃桃子的故事,猪八戒在顺利通过孙悟空的问话后,终于吃到了又甜又美的桃子,但是它的肚子大,所以觉得不过瘾,于是对猴哥说:“猴哥,你本事那么大,只弄来这么几个桃子,还不够俺老猪填肚角,瞧着,我去弄些好吃来!”于是猪八戒一会儿工夫,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大桃子,悟空说:“咱们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到1/4,怎么样?”,猪八戒一听就急了,什么?我找来的桃子,只能得到1/4,太少了、太少了。 不行,不行!我得要1/8,最少也要1/6。听了八戒的话,孙悟空笑得前赴后仰。你这个八戒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同学们,你觉得孙悟空的话有道理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请大家先比一比两个圆的大小,再看涂色部分谁大。 (课件展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分别表示出其中的1/4和1/8移动、重合比较出大小) 师:为什么1/4﹥1/8 ? 指出:同样的物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分的份数多的,每一份反而小;分的份数少的,每一份反而大。  “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 五 游戏  “为驻港部队的官兵送信”(分别出示两个邮箱让两名学生各代表男女生为官兵送信看哪队的邮递员做的最认真负责。) 六、 学习应用——设计板报 师:再过几天,我们班的黑板报又要换新的一期了,这一次我们准备了3个板块:走进童话王国、快乐的童话节、我的童话梦。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打算怎样安排这3个板块呢?怎样做才能比较合理,又比较漂亮呢? 11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生:操作,在黑板上展示作品,并做简单的介绍。 七、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大家结合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 板 书 设 计

认识几分之一 1   分子       < 分数线        2   分母      > 教 学 反 思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第101-10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会读写几分之几,并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的实际需要,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 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创设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造句中进一步体会几分之几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明确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的到分数。 以另一种形式开展折纸活动,调动男女生的积极性。自主探索,比较分数大小。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来自生活实际。增长课外知识。 感受分数在生活的广泛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西游记的故事。(电脑出现唐僧取经的画面)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天气炎热,口渴难耐,于是他们决定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悟空吩咐八戒去找点解渴的东西。八戒很不情愿的找了好久,终于给他找到一个西瓜,于是他很高兴的抱着往回走,可是走着走着,嘴就馋了,心想:我先把自己那一份吃掉吧。于是他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一份。吃完了继续走,可走了一会,他又想把悟空那份也吃掉,因为他觉得悟空就会欺负他,接着又把沙僧那一份也吃掉了。 请问八戒一共吃了多少块?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  动手操作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圆纸片表示出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并用彩色笔涂上颜色。 (2)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 2、  3 4 体会领悟 (1)提问:你能说一说折出来的     所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师巡视引导。 3 4 生回答 师板书: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它的     。   (2)模仿造句 提问:那你们能不能仿造上面的句子,也造一个句子?例如:我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3份是这个月饼的  。 11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学生模仿造句,体会几分之几的意义。 (3)师板书学生说出的分数,小结归纳。 3、  练习巩固 3 4 (1)让学生独立完成101页的“试一试”。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2)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生讨论完成。

三、自主探索,比较分数大小 1、  动手操作 (1)涂色。把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份,把其中的3份涂红色,2份涂蓝色,涂色部分分别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比较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在小组相互说的基础上,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这样说:我是看五分之三涂色部分大,五分之二的涂色部分小,所以五分之三大于五分之二。学生也可以这样说: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五份,取的越多,表示的分数就越大,取的越少,表示的分数就越小。 1 4 3 4 2、刚才说的《西游记》故事中,如果八戒只吃他自己那一份也就是    个西瓜多,还是后来他吃的   个西瓜多?也就是说哪个分数大? 3、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你从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汇报,师生小结。

四、发散思维,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一个吃了1块,另1个吃了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在每个图里涂上颜色表示所要求的分数。 学生先完成在书上。再组织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五,并涂上颜色。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4、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按照下面的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交流。 5、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5题。 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一个吃了这个西瓜的1份,另一个吃了这个西瓜的3份,用分数怎样表示?谁吃的更多一些?

五、读一读,增长课外知识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放映“读一读”的课件)

读完后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先同桌说一说,再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七、作业

1、《家庭作业》 2、回家看看哪些东西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怎么表示,把它记录下来。

板 书 设 计 认识几分之几 3 4

3 4    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     。 二、比较分数大小 2 5 3 4 >>4 5 1 4

教 学 反 思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105——106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掌握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11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教学重、难点: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片,水彩笔。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脑思考。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鼓励学生多种思考方法,并在组内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一、情景导入 师:新年到了,同学们忙着准备“新年联欢会”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你也想参加吗? 看,小玲和洋洋负责写横幅,他们准备在这张纸上的两个格子里用黄色写“新年”两个字,三个格子里用红色写“联欢会”三个字。(老师边出示长方形纸,边讲) 二、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课件演示, 哪位同学能用分数表示两种字用的格子各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它们一共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先讨论、交流,再派代表讲自己的算法) 老师板书。 它们相差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解决吗?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老师板书。 三、体验成功,分享成果   小玲和洋洋的横幅写好了,他们出了一些题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课件演示 想想做做:1——4题 学生自己做,请同学上黑板板演。请同学当小老师。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可是洋洋还是不服气,又出了一题,你行吗? 出示思考题,学生讨论、交流。 四、总结知识。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108页的内容。 知识目标: 1、  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反思。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复习24小时计时法、认数以及千克和克的内容。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能力;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回顾,了解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感受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收获和进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实事求是学习态度和对数学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 教学难点: 在反思与交流中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感受收获、进步与不足。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让学生反思本学期数学学习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感受自己的收获与进步。 在谈话中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学生可以分组回顾交流,扩大发言面,为了使学生的交流更为深刻,可以在填写表格之后进行。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发表的意见,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整理与复习。对于学生的建议不管哪方面都要注意收集。 一、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1、谈话引入: 师提问:打开你的数学课本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我们数学书上的内容全部学完了。 师:你能回顾一下这个学期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的收获吗?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千以内数的认识,重量单位…… 生2:我们还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认识了什么是周长,我还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 2、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想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真好!在这里有一张表格,(大屏幕演示)你可以先仔细思考一下,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填写,完了我们再作进一步的交流。 我学得最好的内容                                        我最感兴趣的内容11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我觉得有困难的内容对老师的建议3、  集体交流,反馈信息; 师:现在,你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吗? 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汇报: 问题1:你认为你学得最好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2: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3;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在小组的讨论中你解决了吗? 问题4:你对老师有哪些建议呢? 4、  师小结: 同学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里,都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不少的收获。可是老师也看出同学们在学习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还给老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建议。那么就让我们在后面这段时间里,一起来克服困难,好好复习,把这些知识来好好复习一下,争取在期末考试中人人获得大丰收! 利用生活情境理解24小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在思考全天营业时间有多长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推算方法。 结合填数活动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复习数的大小比较,交流估算的方法。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材料,让学生联系实际体验万以内数的存在和应用,自己提出一些生活问题并解决。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复习概念,选择合适单位,进一步体会克与千克的关系。二、联系实际,复习应用: 1、  复习计时法: (1)谈话:现在老师想带大家去商场,也许我们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你有信心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 大屏幕演示第1题: 师提问1:在这个商店的营业牌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说,再汇报: 生1:我看到了他们一天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8:00到22:00。 生3:我知道在这个上面的时间用的是 24时计时法。 生4:我知道这个时间还有一种表示的方法,那就是说早上8点开始营业,晚上10点停止营业。 …… (2)师提问2:: 同学们说得真好!从这个牌子里看出了这么多的信息。谁能用完整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24时计时法? (3)师提问3:你怎样区分两种计时法?它们之间怎样换算?举例说明。 (4)提问4:怎么样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学生发言,回忆交流。 师小结:复习了这些知识,同学们一定能独立地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了。 独立完成课本第1题。 2、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 大屏幕演示第2题: (1)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商场里商品的价格。你能把表格里的商品的价格读出来吗? 生:空调器的价格是三千九百七十六,vcd的价格是一千零八元。 师提问:你能告诉大家你的读数方法吗? 生: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白位。第四位是千位。读数要从高位读起,数字中间不管是几个零都只读一个,末尾的零都不读。 (2)师:在商场里,售货员阿姨还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最新运来的商品,电视机每台二千四百元,电冰箱每台二千零九十九元。你能把这些价格填写在表格里吗?写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写的? 生汇报:读数和写数一样,都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没有数就用零来代替。 (3)师:现在商场想把商品按照价格的高低归类,你能把它们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吗?用一个我们学过的符号连起来,试一试! 生汇报排列方法:用大于号连接,先看最高位…… (4)师:爸爸想买一台空调和一台vcd,大约需要几千元? 遇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进行笔算,可以估算。把空调的3976元看作4000元,vcd的1008元看作1000元,所以大约需要4000元。    师:你还能提出几个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互问互答。 11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3、复习重量单位 (1)       师:你知道哪些重量单位?先介绍一下,然后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克是一个比较小的重量单位,一个1角的硬币重大约1克,千克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1千克=1000克,1袋盐大约重1千克。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单位。你能回忆一下,说说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过这两的单位? 学生自由发言: 如:1条鱼重2千克;1包薯片250克;一个戒指重5克…… 现在我们就去商场食品区,看看会遇到哪些这类问题呢? (2)       独立完成第3题。 师:买的水果和饼干,哪个比较重?为什么?在小组内说说看! 生:水果3千克,而饼干是500克,单位是不同的,我们在比较前要把不同的单位换成相同的单位。 3千克=3000克,3000克大于500克。 三、总结评介,关注发展。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里同学们很好的回顾了这学期自己的学习情况,还给老师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学习就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人交流,才能不断去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不断进步。学习还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1千克=1000克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109---110页的第四至第八题。               

教育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相互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乘 、除法解决一些实际上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      11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教具学具准备: 1、三年级数学光盘、  2、写有“2、4、5、6、+、—、”的卡片六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比赛课。男同学和女同学进行比赛,大家同意吗?我们不但要比速度,还要比正确率,更要比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练习第四题。 1、放幻灯。 (1)男女各请4名同学上台做。做题时一个接一个做。看谁先完成,先完成的给他们加10分。(2)全班一起检察答案,对一个加10分,错一个不加也不扣分。 三、练习第五题(男女接力赛)  师说:我这里有6张卡,可以摆出许多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可以摆出许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下面请同学来摆一摆,男女同学比赛摆一摆,摆完后再算一算。男女依次上台摆,注意不能重复,摆对、算对一个加10分,摆错或重复一个扣10分,摆对了、算错了,不加分。(可以连续叫10多个同学上去摆) 其它同学当小老师,判断正误。  四、练习第六题。 1、放幻灯。 2、做题。 (1)    全班齐读题目。  (2)    小组讨论怎么做?男女各让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其它同学在书上做。 (3)    全班纠正。(列式、计算、答、完全正确的加10分,先完成的加10分。) 五、练习第七题。(方法同上) 六、练习第八题。 1、先放出图与第一个问题。 师问:要想算出今天能卖鸡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指名回答。 2、学生动笔完成。男女各让一人上台完成。先完成的加10分,做对了加10分。 3、再放第二个问题。 师问:要知道能装多少笼?也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剩下多少能算出来吗? 这道应用题要分几步计算? 指名回答。 4、学生动笔完成。也同样让一男一女上台做。先完成的加10分,做对了加10分。 七、小结。 1、累加分数。(表扬胜方,同时也要激励败方。) 2、今天,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很多同学算加、减、乘、除,不但速度很快,而且答案非常正确,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经常练习算数,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八、布置作业。 1、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  (完成复习2) 2、  选择题 1)有一口井,高58米,有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上跳,每天能跳5 米,这只青蛙需要多少天才能跳出井口? a、11天       b、12天         c、13天   2)有一口井,高58米,有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上跳,每天能跳上5米,然后又会掉下3米,请问这只青蛙需要多少天才能跳出井口? a、11天       b、12天         c、29天 3)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哪个重? a、大米       b、棉花          c、一样重 4)一只老鼠一天要吃300克大米,一条蛇一天能吃5只老鼠,一条蛇一天能为人民保护多少克大米? a、300克      b、150克        c、1500克 11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册、第110——111页 复习9—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准确指出并会熟练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周              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9题把操作、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按不同的视图 摆一摆,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10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弄清各个图形的周长与每根小棒长度的关系,再独立解答。    第11题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并结合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周长。 第12 题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先想一想篱笆是由哪几条边组成的,再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复习:  1、观察物体的方法?  2、指出一个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什么是物体的周长? 二、组织探索活动: 1、  第9题: (1)出示几个小方块,摆出不同的形状和视图,组织同桌合作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2)先指导学生从正面依次观察六幅直观图或实物,并选出符合第(1)题视图要求的物体。 (3)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第(2)、(3)小题。 (4)组织交流。 (5)如果部分学生对直接看图作判断有困难,用相同的正方体摆一摆,再观察判断。    2、第10题: (1)    出示题目要求和直观图。 (2)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好的试着算一算。 (3)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其中的算理。 (5)    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6)    引导学生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提炼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3、第11题: (1)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相互交流,进一步明确周长的含义,并有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 (2) (2)量出边长,自己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3)计算第4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用一根细线围一围,再量出这根细线的长。 4、第12题: (1)    (1)让学生独立解答。

(2) 集体评讲(注意篱笆是由哪几条边组成的)。 11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最后老师补充(本课为复习课,不仅巩固了前面所学内容,还找到了计算物体周长的许多方法。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复习 正面、侧面、上面         周长的计算                 20×2+8=48(米) 答:篱笆长48米。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5            b. 8             c. 10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36分米,边长是(    )分米。     a. 18           b. 9           c. 6 3.长方形的周长肯定比正方形的周长(    )。     a. 长           b. 短          c.无法比较 整理与复习(四) 教学内容:第111---112页整理与复习13---15题。 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更熟练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4、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教 学 后 记 开始先由学生回忆这个学期中认识简单分数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方面内容,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第13题是认识简单分数的内容,先由学生独立去思索,然后再进行讨论、讲评,比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 通过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 11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深入到学生之中,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机会。 统计方面的知识先由学生按一种方法整理、分析,再按经验又指导进一步的实践。 一、引入情境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开始这个学期的整理与复习了,这个学期学了哪些分数方面、统计与可能性方面的内容呢?自觉学得怎样?对老师的教学有何建议?(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老师简单归纳)。那么我们这节课整理与复习这些内容好吗?(电脑出示p111至p112的13、14、15题相关内容) 二、解决问题 1、  学生独立思考第13题,然后4人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么拿?老师指名学生回答(1/2+1/4+2/8)(电脑演示结果) 2、  3种月饼还可以怎样分和拿? 3、  从这道题你还能收获什么? 4、  学生独立思考第14题,然后4人小组交流怎样涂色?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分数。老师指名学生回答(电脑演示)。 5、  要求学生先按要求涂色,再问:从这道题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各自独立完成。 6、  第15题首先指导学生根据书上图做一个转盘,活动。 7、  分小组边操作、边记录、边整理数据,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8、  利用活动中得到的数据,填好的统计表,引导讨论第(3)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合理解释。 9、  第(4)题,先讨论设计方法,再独立完成制作,最后选出部分制作,组织再次活动、交流。对自己的设计做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发展上述课题。 2、自我评价。 切实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此题蕴藏了异分母加减思想的萌芽。 结合生活环境给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了分数比大小或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初步接触、了解、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11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

再来一篇
上一篇: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 解决问题 (一)巩固练习课 下一篇: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推理》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