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了百分数读、写法,正确进行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数感;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继续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为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例1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材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帮助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接着要求学生理解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的含义,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试一试”、 和练习1-3题的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多(少)百分之几”的理解,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知识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预设:
一、呈现例题,提出问题。
⑴课件出示:例1中的部分信息。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 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⑵画线段图。
要求学生用线段表示数量及数量间的关系。
⑶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提出关系“百分之几”的问题。
可能会出现: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实际造林是比计划多百分之几;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⑷揭示课题。
说明学习的重点:解决问题“实际造林是比计划多百分之几”,揭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形成方法。
⑴小组讨论。
组织讨论:“实际造林是比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
⑵自主解答。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学生板演。
可能有二种方法: 20-16=4(公顷) 4÷16=0.25=25%;
20÷16=1.25=125% 125%-100%=25%。
⑶形成方法。
班级交流:解决“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的思路。第一种方法,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先要计算 “实际造林和计划的差”,再用“实际造林和计划的差”除以计划造林,也就是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再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共2页,当前第1页12
- 推荐阅读:
-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 平面图形面积复习教学设计
- 正负数(2)
⑷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求“实际造林是比计划多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教师小结解答步骤。
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⑴完成“试一试“。
自主解决“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交流解答方法,形成相应的思路。
⑵完成“练一练”。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一页下面的注解。
⑶完成练习一中的第一题。
口答,说说思考过程。
四、总结收获,巩固方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了什么认识?你有那些收获?你现在心情怎样?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说说自己的心理体验。
五、拓展延伸,体验成功。
(一)口答:
1.六年级一班有60人,其中45人体育成绩达标
(1)达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不达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1)鸡30只,兔40只,兔的只数是鸡的百分之几?
(2)鸡30只,兔40只,鸡的只数是兔的百分之几?
(3)鸡30只,兔40只,兔的只数比鸡多百分之几?
(4)鸡30只,兔40只,鸡的只数比兔少百分之几?
(二)看图列算式并解答:
松树的棵数:
15棵
杨树的棵数:
45棵
杨树的棵数比松树多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一中的2-3题。
1、分析题意;2、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把什么量看做单位“1”;4、取近似值的方法和写法。)
(四)判断: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推荐阅读:
-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 平面图形面积复习教学设计
- 正负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