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对于教师,就像是一日三餐,平常而不可或缺、不可马虎。我认为,备课的最高境界当属苏霍姆林斯基、于永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借一位历史老师的嘴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于永正老师在《备课断想》中坦言:“真的,有时,早晨一睁眼就在想教材,想教法,想学生。”如此,还有什么课备不好呢?
备课,就其本质而言,是潜心读书、用心思考的过程。读什么书呢?当然是“博览群书”,但在这里,我想更直接、更功利一些──读课程标准、读教材、读“教参”(即《教师教学用书》)。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准则、是依据。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却有一个“笨”方法,“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做为“教学指南,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但据我观察,老师们却忽略了读课程标准,像学武不练功、砍柴不磨刀,事倍功半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读课程标准是长期之功,在此略过。拙文以我教学的《匆匆》一课为例,分享怎样读教材和教参、写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潜心读教材(语文,特指课文),与作者对话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第一,必须重视其他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第二,要坚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理想境界。如何实现“用教材教”呢?潜心阅读、认真钻研教材是唯一出路。“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钻研教材,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1.默读,读得懂。教师要潜下心来默读课文,与作者展开充分的、“零距离”的对话,不仅要走进作者的心灵,还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仅要努力把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时世界联系起来,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例如《匆匆》,我初读时,认为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细读文本后,发现不仅如此,更表达出那个时代的、做为“道德良知”和“社会批判”的化身的知识分子,对前途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所以,朱自清先生在短短的五个自然段、二十三句话、六百多字的文章中,一共有十二个问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先生怎么会不知道“时间如流水,何时复西归”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朱自清先生怎么会“除徘徊外”,什么也不剩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朱自清先生怎么会是“白白走这一遭”呢?他不停地追问、思索。为什么?因为处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对人生怀疑、对前途迷茫,他只好反复地追问、不断地思索。这种怀疑和迷茫,用文中的词就是“空虚”、“茫茫然”、“掩面叹息”、“徘徊”。因此,我把目标定位为“懂得珍惜时间,初步学习追问和思考人生意义”。
2.朗读,读得好。如果说默读是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那么,朗读就是“跳”出文本、呈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赋予文本以生命。因此,我认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老师的朗读,要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这样朗读,课文就“活”了、有“生命”了。老师朗读得好,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工作;老师朗读得好,课堂上才能自信地让学生跟你读。师生都能读得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有效的。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3.跳读,用得上。老师读课文,其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引领学生重走你的读书之路。学生读得懂、读得好,老师才算真读懂、真读好,这需要选择一个引领学生读书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在课文的“附加”内容──单元组导读和回顾以及课后练习。
(1)读单元导读和回顾,明确训练重点。教材一般分单元组编排,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重点训练项目,编者在每组课文前编写一段话加以提示。如《匆匆》编排在第十二册第一组,编者在《第一组》中写了三段话,提示单元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等等。在单元小结的《回顾·拓展》中,总结了两点:一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二是获得这种见解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独立思考,与“导读”提示的训练重点遥遥相对。由此,我们知道了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训练方法等等。课堂教学就引导学生围绕训练重点展开阅读和思考,有选择地细读精思,而不面面俱到。
(2)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确教学思路。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袁微子)。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与学的思路。换句话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思考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备课时教师应该对课后思考练习进行分析,明白其意图,必要时亲自“下水”做一做。例如《匆匆》一课,编者编排了四道题,包括有感情朗读、理解重点句、仿写片段、背诵摘抄,带着浓厚的“语文味”,与单元训练项目协调对应。举一例:“2.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读中用心感悟,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是单元训练重点,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
(3)读生字词,明白意思、练习书写。课后生字新词,老师要读准字音、明白意思(一是查阅工具书;二是联系上下文)。如本课两个生字,“挪”、“蒸”,新词“挪移”好理解,“蒸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而不说“如薄雾,被初阳蒸发了”呢?我查《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中没有“蒸融”这个词,只好分别查“蒸”和“融”,再联系上下文和作者的心情来体味,发现朱自清先生用词极为考究。“融”有“融合”、“融化”、“融解”的意思,给人的感觉是柔和、是无痕,这与“薄雾”、“初阳”相称、协调,更与整个文意──时间流逝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一脉相承。如果用“蒸发”就显得生硬、突兀了。虽然这些不一定要讲,但是老师要理解,“深入”才能“浅出”。
其次是练习书写,老师要把生字词写得工整、规范、美观,特别是“蒸”字,字形是难点。教师的板书,不仅要当学生的字帖,还要让学生看清笔画笔顺。我们常看到,老师背着身,把板书的字写在胸前的位置,说:“认真观察老师的板书。”而学生只看见老师的后背。怎么办?一是老师稍蹲下身子板书或把字写得高一些;二是老师侧着身子板书,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看见老师的起笔、运笔、收笔,等等。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二、专心读教参,与编者对话
教参,即《教师教学用书》,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如果说读课文,是与作者对话,那么读教参就是与编者对话。与作者对话是基础,与编者对话是提升,与学生对话是目的,缺一不可。
教参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该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参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参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教师读教参,实际上是“站在编者的肩膀上”与作者对话,再加上读教材时独立地与作者对话,二者结合如鹰之两翼,搏击长空。
在充分读教材,与作者对话,充分读教参,与编者对话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就可以制定教学目标了。如《匆匆》一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掌握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④通过搜集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初步学习追问和思考人生意义。
我认为,读教材、读教参、思考,是准备具体的一节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它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更取决于教师责任心的强弱。
三、用心写教案,与学生对话。
读懂了教材、读活了教参、确定了目标,就可以思考怎么实施课堂教学了──设计哪些环节、提出哪些问题、安排哪些练习,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总结、怎样引导,等等,简要地写一写,即教案。由此看出,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备课的大部分工作是朗读、阅读和思考──我把它称之为“隐性备课”。正所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一辈子”之功,那有“15分钟”之力!
我写教案的时候,总是假想自己就在课堂、学生就在眼前,甚至于设计的练习、提问、引导、讲解等针对哪些学生,都一清二楚。这样写教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预设中与学生对话。比如我在《匆匆》的教学中,把课后思考练习“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改造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如果不愿意写的同学,可以把这几句话摘抄下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能做事。
四、耐心写反思,与自己对话。
“教学反思”,实际上是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对话──课备得怎样、上得如何,老师心里最清楚。课上完了,老师不妨静一静,像牛儿反刍一样细细咀嚼、享受自己和学生共同创作的“杰作”,问问自己“我到底爱不爱你?”(这个“你”当然指课堂教学和课堂中的孩子。)如目标实现了吗?讲解、设问有启发吗?练习、辅导有针对性吗?课堂生成用好了吗?如果再上一次,将会做哪些调整、补充、改进和完善呢?等等等等,有所得就及时记录下来。我们倡导课课都要反思,但是,不硬性规定课课都要写反思,当然如果能写下来,再好不过了。于永正老师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子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我说,反思吧,记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如果能上网且做了博客的老师,把反思写在自己的博客上,马上就有同伴来阅读,或支持、或肯定、或鼓励、或帮助……多么美妙啊。因此,我说:“失误,因反思而美丽;‘喜悦,因分享而永恒’。”如我在教学《匆匆》后,写的教学反思: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1.课后练习3的改造很成功,适合全体学生,虽然选择摘抄的同学不多,但是确保了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儿做。写得好的同学毫不亚于原文呢,如某生1:“在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眼前恍过;在写字的时候,时间从笔下划过;在闲聊的时候,时间从嘴边溜过;在玩耍的时候,时间从身边走过;在跑步的时候,时间从身边(脚下)跑过;在思考的时候,时间从身边(凝然的眼前)飞过……”(注:括号中的词为课堂讨论之后的修改。)
2.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对朱自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不多、再加上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和人生思考,对朱自清先生的追问、思索、无奈和迷茫,难以感同身受,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较差。解决办法,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匆匆〉赏析》复印给学生阅读;购买《朱自清散文集》和学生一起阅读。
附:《匆匆》的教案。
教学目标:(前文已有,略)
教学程序:
1.了解预习,分享信息。
2.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提出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必要时教读)。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把有质量的问题纳入“精读”)。
3.精读课文,抓住重点,感悟体会,读写结合。
(1)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理解、体味。
(2)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找出相应语句,朗读;然后仿照写几句。如果有的学生不愿意写,可以摘抄、背诵。
(3)揣摩表达方法,领悟语言美。
从找问句入手,看看课文用了多少个带问号的句子,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绪、徘徊和人生思索。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他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排比、比喻、拟人、叠词等,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然后用朗读来表现。
4.设计练习,积累语言,拓展视野。
(1)课堂练习:仿写片段、练习背诵和主动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家庭作业,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春》《荷塘月色》《背影》等,准备开展一次朗诵朱自清作品的朗诵比赛。
5.板书设计。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