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2、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的方法,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资源:教学例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有水彩笔,你们的水彩笔有多少种颜色呢?在商场中购买的水彩笔通常有16色的、24色的、36色的。
二、例题探究:
1、审题列式: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种水彩笔是36色的,出示2盒。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2盒一共有多少支?)怎样列式?指名回答。
2、初步理解、学会估算乘法:
(1) 猜猜2盒水彩笔大约有多少支?在哪两个数之间?
(2) 同桌交流想法,集体交流,可能的想法有:
a、 36的十位上是3,3个十乘2等于6个十,得数是60多。
b、 36接近40,40乘2得80 ,得数比80小。
c、 36最接近35 ,2个35是70 ,得数是70多。
(3)小结:36在30和40之间,30乘2等于60,40乘2等于80 ,所以36乘2得数在60到80之间。
3、尝试探究笔算方法:
谈话:刚才是我们估计的结果,怎样得到精确的结果呢?就要算一算。现在,小朋友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或者利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一算,并把你发现的计算方法和伙伴交流一下。
(1) 学生独立操作,伙伴交流。
(2) 集体交流,可能的情况有:
a、 口算:2个30是60 ,2个6是12,合起来就是72 ;
b、 摆小棒:先摆3捆和6根,再摆3捆和6根,3捆加3捆等于6捆,6根加6根是12根,12根里拿出10根捆成一捆,合起来就是7捆加2根,就是72根;
c、 用竖式计算。
(3)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 口算:30×2=60 b、(演示小棒图)
6×2=12
60+12=72
b、 竖式计算:(列出竖式)提问:竖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随机板书:
3 6
× 2
1 2……2个6是12
6 0……2个30是60
7 2……12+60=72
教师师范并讲解一般算法: 3 6
× 2
7 2
4、 估算和笔算对照,验证结果:
估算的得数范围是多少?笔算的结果是多少?估算对笔算有没有作用,什么样的作用?共2页,当前第1页12
讲述:今后做题时,可以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最后比一比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是否一致,要养成良好的验证习惯。
5、 揭题:
今天的计算和以前的计算有什么不同?(揭题:进位乘)
三、巩固深化:
1、 想想做做1:同桌互批,集体校对。选两题说说怎样算的。
2、 想想做做3:先找出错误原因,再独立订正,集体校对。
3、 想想做做4:任选两题说怎样估计的,计算出结果,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四、全课总结,目标检测:
1、 这节课你学会什么本领?在计算进位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2、 完成想想做做2。
教学板书:
(例图) 进位乘
口算:30×2=60 (演示小棒图)
6×2=12
60+12=72
3 6
× 2
1 2……2个6是12
6 0……2个30是60
7 2……12+60=72
一般算法: 3 6
× 2
7 2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