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九年级物理教案内容页

《电阻》教案

2024-04-13九年级物理教案

《电阻》教案(通用12篇)

《电阻》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

理解电阻定律

【教学难点】

电阻率的概念

【教学媒体】

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

【教学安排】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

1. 实验探究

(1) 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

(2) 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

——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

——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 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教师演示,学生读数并记录表中,控制变量完成操作。

(4) 数据分析:先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后根据数据表格推理得出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电阻长度成正比;与电阻材料有关。 ,其中K代表了材料对电阻的影响。我们用电阻率来表示它,符号换成 。即 。电阻率 ,即当导体有1m2截面积,长1m时的电阻值在数值上等于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为欧姆米( )阅读书p52/表格,感受一些材料的电阻率,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阻率上的差别。

强调:ρ的大小由导体材料决定。 这个公式也非决定式,因为电阻率是由材料决定的。同时,ρ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一般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演示实验:把单独一根电阻丝接入前图所示电路中,测出电阻来,用酒精灯加热。再看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可以计算出电阻,从而判断电阻增大了。

阅读书p52/内容,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小温度变化范围内呈线形关系。而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则随温度升高而呈非线性的减小。,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阻率上的差别。某些合金如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则几乎不随温度改变。不同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物尽其用。常用的电阻温度计是用金属铂做成的,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超导体有很奇妙的特性,如磁场无法渗透到它内部。演示课件:超导现象以及磁悬浮。

(5) 得出结论并板书:电阻定律: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电阻定律的巩固训练:

例:书p53/例题——了解一定形状的导体电阻还与其接入电路的方式有关。

例:手册p54/例1

3、身边的电阻:

电阻有固定电阻和可调电阻(电位器)。其中可调电阻如电位器、滑动变阻器主要是通过改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长度来调节阻值的大小的。阅读书p54/信息窗——学会辨别色环电阻。

【课后作业】

书p54/3、5,教材全练p36-37

《电阻》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 填写。

板书: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电阻》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 填写。

板书: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电阻》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填写。

板书: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电阻》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曹广建)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电阻》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曹广建)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电阻》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阻的测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体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过程;能进行初步的相关电路分析、电路故障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使学生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养成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

2.电路元件的识别及使用,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实验结论的叙述与表达。

三、学情分析

经过十五章和十六章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电流、电压、电阻和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使用,并在学习了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初步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但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依然基础不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要及时,准确的引导学生如何设计电路,连接电路,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等。

四、教材分析

《电阻的测量》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和电流表、电压表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而测电阻的一个实验,它是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这个实验起到了让学生对基础物理量深化认识,也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电路的连接,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对现象分析能力和对数据处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联系与却别,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实验态度。

五、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演示电路软件。

学生用:学生电源(部分使用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数据收集整理表(两张A4纸,在导学案中)。

六、教学过程

①.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问题: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学生阅读书本p80,按小组讨论并设思考测量定值电阻的解决方案。

②.新课教学--定值电阻的测量

教师设计问题

1.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是什么?

问题2.实验电路图怎么设计,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和计算什么物理量呢?

问题3.根据实验电路图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呢?

学生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1解答,电流I:电流表电压U:电压表电阻R?欧姆定律?(p80伏安法)

问题2解答,学生分小组根据实验原理R=U/I,进行实验电路的设计,部分学生设计了如图电路。

问题3解答,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导线。

教师设计问题4.展示学生画出的电路图,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的合理性。

(1)电路能测出几组数据,只测出一组数据计算的电阻准确可靠吗?

(2)如何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呢?

通过讨论,学生练习本章第一节课的探究实验,容易想到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的个数或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通过学生对两种方法方便性的讨论,选取滑动变阻器,要求学生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电阻》教案 篇8

一、设计理念

1、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本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打开探究之门情境——探究与发现——认知与实践——拓展与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学生易于观察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解决实际困扰学生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的内容真实、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建模的能力,逐步养成能通过简单模型来学习物理,体会物理的乐趣;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构造,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创造出滑动变阻器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电阻》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

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⒈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个调光灯,请大家注意观察,当转动旋转开关时,你看到有什么发生了变化?(亮度发生变化)

提问: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电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

(二)讲授新课

展开探究活动一:

1、同组同学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我们学过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试一试,你一共有多少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1)明确实验目的。

(2)确定研究方法。

(3)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的评价的的基础上,投影电路图,介绍有关用电器以用两个带夹子的导线应接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作用。

2、实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个器材

活动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1、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电灯、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电流表

2、思路:当同学们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或电池的节数时,会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或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从而总结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3、目的:通过实验得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4、步骤:

(1)、按图14-1连成电路,并尝试用各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记录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5、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师:我们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二是连在电路中的导体。

师:我们从第二个因素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提问: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怎么样?(越大)电流就会怎么样呢?(越小)。

《电阻》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学具】

定值电阻、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室里有些定值电阻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重新贴好正确阻值的标签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伏安法测量电阻

1.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测出没有标牌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呢?这种方法又称( 法),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的?测量电阻实验中我们怎样减少误差,还需要哪种器材来达到此目的?

3.请设计测量定值电阻实验电路图。

4.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设计意图: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喜欢动脑思考。

实验步骤:(学生口述实验步骤)

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公式RUI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⑤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值,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记入表格中

⑥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过渡语: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想想做做”,小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呢?

(1)实验电路图(学生完成)

(2)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灯发光正常(2.5V),发光较暗(2V),发光较强(1V),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入表格中。

③根据公式RU分别计算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并记I录在表格中,并分析其电阻不同的原因。

④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3)、进行实验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测量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值,改变电压和电流多测量几组数据,算出对应电阻值,同时注意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灯丝阻值的改变。

此过程老师巡视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完成实验后,各小组进行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总结。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见课件

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六、板书设计

电阻的测量

一、伏安法测电阻

二、测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2.电路图:

3.器材:

4.步骤:

《电阻》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 填写。

板书: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电阻》教案 篇12

温馨提示:

通过学习目标的认识找寻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明确学习重难点,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并进行突破掌握。

学习目标: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探究的方法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习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习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器材准备: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导线、电源、电流表、开关等。

互动课堂

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学伴、教师、教材、参考资料的交流合作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察教材p14演示实验思考并回答:把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时,接入 时小灯泡更亮,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实验探究:

1.认识电阻

(1)把教材中图6.3-1装置中接入电流表,当铜丝或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灯泡越亮,电流表的示数就____,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有____(相同或不同)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导体的电流通常用字母__表示,电阻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___,另外来可用___、__作它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M=__ 1K=__

(3)自学教材中图6.3-3常温下物体的导电的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图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内容的信息或规律: 。

2.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

(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

(4)用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探究

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__不同,__、__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c.比较不同粗细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d.比较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把某种金属丝接入电路,分别观察它在常温时和被加热后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比较该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5)搜集、记录证据,计入下列表格

接入电路的导体 电源两级电压/V 电流表示数/A 小灯泡的亮暗 接入导体的电阻大小

长度、粗细相同的 锰铜线

镍铬线

长度、材料相同的 粗镍铬线

细镍铬线

粗细、材料相同的 长镍铬线

短镍铬线

螺旋状镍铬丝 常温时

用酒精灯加热高温时

(6)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__、__、__有关,还与__有关。

我的收获

本节新增了哪些知识或者技能,自己有哪些收获和启发?2)对于本节知识技能哪些学的很好,哪些学的不好,下面怎么解决?

三、课堂小结:

1.电阻用符号______表示,其国际主单位是______。

2.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与温度有关。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_;在材料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越长,电阻越______。

评价矫正

通过一系列与知识互动相关的题组训练,检验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解学习的难点、疑点、错误点,通过和学伴、教师、教材、参考资料的交流合作以矫正

四、达标检测:

1.某工人在架设动力线路时,觉得不够安全,就把两条导线并在一起当作一条使用,这样连接后导线的电阻比原来____了;在连接某一处线路时,由于导线不够长,他又把两段导线连接起来使用,这样连接后的导线比连接前每段导线的电阻都____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A、B两条不同导线的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关系是IA

3.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____;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反映在( )

A.电阻的大小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B.电阻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C.电阻的大小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5.在甲、乙两根导线的两端加相同的电压,甲导线中的电流小于乙导线中的电流,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的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导线比乙导线长

B.当它们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导线比乙导线粗

C.当它们的长度、粗细都相同时,材料一定不同

D.它们的材料、长度、粗细中,至少有一项是不同的

6.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1) 为研究电阻和导体材料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________;

(2) 为研究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_______;

(3) 为研究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A和导线_________;

(4) 本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再来一篇
上一篇:《摩擦力》教案 下一篇:《16.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