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高三语文教案内容页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2022-10-07高三语文教案
十二、(06皖南部分重点学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破解古玻璃“身世”之谜
王 勉
玻璃的出现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世界公认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的玻璃是从古埃及传入的,但是近年在湖南等省一些古墓中出土了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上面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批文物的出土,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古玻璃研究专家、广西博物馆馆长黄启善说,它们的出土不仅涉及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出土的这些古玻璃究竟属舶来品还是“中国制造”?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的玻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专家同时认为,中国古代玻璃虽为中国人的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但易碎、不耐高温、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等,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因此,当既具有中国古代玻璃优点,耐温性能又好、适应性又强的“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这类外来品与中国的“铅钡玻璃”在性状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人不知道它们是同一类物质。
“铅钡玻璃”如何起源?有学者认为,这与古代中国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铅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用铅制成的胡粉在古代是一种化妆品。同时古人非常热衷的炼丹术也叫铅汞之术。早在战国时期,就流行“食金饮玉”可以长生的说法,炼丹术兴起后试炼珠玉(即玻璃)也就成为炼丹家的活动之一。不过炼丹家着眼于养生,因此制作玻璃没有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更谈不上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来。又有学者认为中国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制陶技术,青釉器物的烧成温度可达1 200摄氏度,春秋时期已掌握熔化生铁的1 35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一般情况下,温度只要达到1 200~1 300摄氏度就可以制造玻璃。
黄启善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文化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中国玻璃的“成长史”正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历史已经证明古代中国人可以用特殊材料独立制成“铅钡玻璃”,但当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陷,而不能被老百姓认识和接受时,它就需要不断完善,就需要像“钠钙玻璃”这样代表先进文化的技术代替它,这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
5.下列关于“古玻璃”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铅和钡,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b.中国古玻璃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特点,适合做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
c.中国古玻璃易碎、不耐高温,其实用性不如陶瓷、青铜、玉石器,发展不充分。21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d.古玻璃其实就是“铅钡玻璃”,它是古人利用特有的原料独立制成的。
答案  d
6.下面不属于对中国古玻璃“身世”的说明的一项是                                          (      )
  a.学术界曾认为中国古玻璃是从古埃及传入的。
b.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重要参考价值。
c.中国古玻璃的起源与古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炼丹家试炼的“珠玉”就是玻璃。
d.中国古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关系密切,春秋时已有制造玻璃所需的温度达1 200~1 30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
答案  b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出土的刻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的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表明中国最晚在战国时已有玻璃制造技术。
b.中国古玻璃不全是从古埃及传入的,因而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不是古埃及人。
c.“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是因为这类外来品在性状上与“铅钡玻璃”有巨大的差异。
d.如果古代炼丹家在炼制“珠玉”时给玻璃以足够的关注,那么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也许能早些走上独立发展
的道路。
答案  b
十三、(06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游民文化
    儒家认为周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田有常制,民有定居,各安其业。井田制如果被破坏,农民、手工业者或商贾脱离了原来的定居点与相应的职业或劳动对象——土地,这些人便成了游民。但儒家承认社会分工和人们职业的多样化,有事可干就不是游民。而先秦法家只承认耕战的作用,认为只有务农为本,老百姓以其他事情谋生都是“游食”,也就是游民。自武帝而起,历代所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因此把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食或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舆论,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所理解的“游民”实际上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脱离了正常的劳动,完全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衣食,坑蒙拐骗,欺压百姓,成为危害一方的败类,他们不仅为官方所不容,也遭到普通平民百姓的厌恶。
如果不从游民的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或者生活来源、生活状况(即所谓经济地位)来确定其身份,而是从这些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出发,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游民”应该指那些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游民意识的最大特点是反社会,缺少执著的理想,没有固定的价值观。这种类型的游民虽然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存在,但是只有在宋代和宋代以后才大量出现,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群体。流氓地痞不过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在游民之中也属于少数。另外,由于天灾人祸导致整个家族或宗族作大规模的迁移的脱离自己土地的农民,是流民而不是游民。21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六学案散文阅读 下一篇: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标点符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