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什么生物都要吃东西,人类对美食更加有追求,俗话说病从口入,对食品要更加注意卫生安全,不然会给身体造成负累,引发疾病。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第一招:严把源头关——监管触角伸向产地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一直比较分散,按照联邦、州和地区分为3个层面监管。三级监管机构大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采取进驻饲养场、食品生产企业等方式:从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从而构成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
不过,这种监管体系由于管理权分散,近年来暴露出效率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等诸多弊端,这也是奥巴马政府推动食品安全体系改革的原因所在。这次的新法案扩大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监管权力和职责,强调食品安全应以预防为主。根据新法案,FDA除了可以直接下令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外,还有权检查食品加工厂,以及对进口食品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尽量将食品安全的隐患消灭在端上餐桌之前。
消灭食品安全的隐患同样是英国食品标准署的基本职能之一。英国食品标准署不仅监测着市场上的各种食品,还将触角延伸到了食品产地,并且这种工作还往往是长期持续的。比如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得大量放射性物质飘散到欧洲上空,有不少放射性物质在英国养殖绵羊的一些高地地区沉降,20多年过去了,食品标准署还一直监控着当地绵羊的情况,20xx年发布的公告说还有369家农场的绵羊产品受到限制。
法国全程管控确保食品安全
巴黎4月27日电(记者舒适)法国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大国,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疯牛病、二恶英污染、禽流感、口蹄疫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促使法国更加注重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从食品供应的源头开始,法国当局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供食用的牲畜如牛、羊、猪都会挂有识别标签,并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屠宰场还要保留这些牲畜的详细资料,并标定被宰杀牲畜的来源。肉制品上市要携带“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具体分工上,法国农业部下属的食品总局主要负责保证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监督质量体系管理等。竞争、消费和打击舞弊总局负责检查包括食品标签、添加剂在内的各项指标。
进入流通环节后,法国有两种模式的认证和标识制度,分别是政府统一管理形式和各大超市自我管理形式。
政府统一管理的食品认证标识主要是农业部负责,统一管理的认证标识包括原产地冠名保护标签(AOC)、生态食品标签(AB)、红色标签(LR)、特殊工艺证书产品认证(CCP)4种,其他统一管理的认证标识还有企业认证、特点证明、地理保护标志、营养食品等。
原产地保护认证和标识由法国原产地研究院签发,农业部监管。原产地保护标识使用最多的是葡萄酒,法国出产的葡萄酒80%以上都有原产地标识。奶酪也有相关的原产地标识。贴有生态食品标签的食品,说明它至少有95%以上的原料经过授权认证机构的检验,是精耕细作或精细饲养而成,没有使用杀虫剂、化肥等。如果一项产品贴有红色标签认证,说明它与同类产品相比,经过更严格的生产控制流程并拥有更高的质量,法国现有450种产品获得这一认证。特殊工艺证书产品认证则从20xx年才开始实行,要获得这一认证,农产品或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设有全面和完善的监控。
法国各大超市也建立了自我管理的认证和标识,比如家乐福的食品质量认证标识(FQC)已成功实施超过20xx年。在家乐福超市的销售柜里,有FQC标识的食品占30%以上。
第二招:重视流通环节——为每份食品“建档案”
日本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
日本的食品监管还重视企业的召回责任。日本报纸上经常有主动召回食品的广告。日本采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农业和食品政策。食品只有通过“重重关卡”才能登上百姓的餐桌。
在食品加工环节,原则上除厚生劳动省指定的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
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欧盟于20xx年首次对食品生产提出了“可溯性”概念,以法规形式对食品、饲料等关系公众健康的产品强制实行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等各阶段的溯源制度。20xx年,欧盟推行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管理,对各个生产环节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
在德国,食品的食物链原则和可追溯性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以消费者在超市里见到鸡蛋为例,每一枚鸡蛋上,都有一行红色的数字。比如说:2-DE-0356352,第一位数字用来表示产蛋母鸡的饲养方式,“2”表示是圈养母鸡生产;DE表示出产国是德国;第三部分的数字则代表着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含或鸡笼的编号。消费者可以根据红色数字传递的信息视情况选购。
如果出现食品安全危机,也可以根据编码迅速找到原因。20xx年12月底,德国安全食品管理机构在一些鸡蛋中发现超标的致癌物质二恶英,引起德国上下的极大关注。通过对有毒鸡蛋的追查,有关机构顺藤摸瓜将焦点快速锁定在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施泰因州的一家饲料原料提供企业身上。这家公司将受到工业原料污染的脂肪酸提供给生产饲料的企业,才导致了其下游产业产品二恶英超标。随后,德国政府迅速隔离了4700个受波及的养猪场和家禽饲养场,强制宰杀了超过8000只鸡。
英国食品标准署对食品的追溯能力也在去年的克隆牛风波中得到展示。去年有媒体披露,一些英国农场主表示饲养了克隆牛及其后代,并将其牛奶和牛肉制品拿到市场上销售。由于公众对克隆动物食品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特别是不少人在食用安全问题上存有疑虑。食品标准署很快查明报道中的牛是一头从美国进口的克隆牛的后代,并据此确认了其后代8头牛所在的农场,以及是否有相关奶制品或肉制品进入市场。这些结果公布后,公众掌握了相关事实,一场风波逐渐消散。
第三招:食品造假要出狠招重罚
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先进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各国为此都加大了惩罚力度,其中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刑事诉讼外加巨额赔偿
20xx年底,德国西部北威州的养鸡场首次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今年1月6日,德国警方即调查位于石荷州的饲料制造商“哈勒斯和延奇”公司。7日,德国农业部宣布临时关闭4700多家农场,禁止受污染农场生产的肉类和蛋类产品出售。
对于这次二恶英事件中的肇事者,德国检察部门提起刑事诉讼,同时受损农场则拟提出民事赔偿,数额可能高达每周4000万至6000万欧元,完全可能让肇事者破产。
韩国:造毒食品20xx年内禁营业
20xx年6月,韩国曝出了“垃圾饺子”风波。
事件曝光后,韩国《食品卫生法》随之修改,规定故意制造、销售劣质食品的人员将被处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国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一旦因制造或销售有害食品被判刑者,20xx年内将被禁止在《食品卫生法》所管辖的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另外,还附以高额罚款。
法国:卖过期食品立刻关门
销售部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巴黎超市的工作人员每天晚上关门前都会把第二天将要过期的食品扔掉。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标签上的保质期,而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商店就得关门。20xx年,巴西东南部两家牛奶生产厂在牛奶中掺入一种溶液,以延长保质期。消费者饮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在接到投诉后,巴西有关方面拆除了工厂的生产设备,查封了库存牛奶,并在市场上收缴这两家工厂生产的牛奶。
在巴西,生产未达标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如果是重犯,企业都将被处以与首次发现时数额相同的罚款,同时还要接受停产30天检查、没收不合格产品、收回已投放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处罚。
如再被查出,案件将直接进入司法程序,企业法人将以食品造假罪被起诉。
第四招:食品召回构筑最后屏障
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
奥巴马食品监管改革要点之一就是授予美国药管局强制召回权,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要求生产厂家自愿。日前,美国FDA推出了食品召回官方信息发布的搜索引擎,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通过搜索,消费者可以获得自20xx年以来所有官方召回食品的详细动态信息。
在英国食品标准署网站上,可以查询到问题食品的召回信息,包括食品生产厂家、包装规格和召回原因。比如:在3月22日的一条公告中,写明召回 Natco公司生产的400克装咖喱鹰嘴豆,原因是未在标签中注明其含有芥末,可能会引起对芥末过敏人群的不适。像这种并不算很严重的原因都得到清晰监管,对那些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公众也就更放心。
对于不合格食品召回,德国食品安全局和联邦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一个“食品召回委员会”,专门负责问题食品召回事宜。20xx年,在“食品召回委员会”监督下,亨特格尔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孕产妇奶粉和婴儿豆粉中有“坂歧氏肠杆菌”,威胁消费者尤其是婴儿健康。事件发生后,亨特格尔公司以最快速度召回了产品,另外还向消费者支付了1000万欧元的赔偿金。
第五招:完善食品安全法 用法律来保障
以美国为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20xx年的“沙门氏菌事件”、20xx年的“花生酱事件”和20xx年的“沙门氏菌污染鸡蛋疫情”。
20xx年1月,美国花生公司布莱克利工厂生产的花生酱被沙门氏菌污染,导致9人死亡,震惊全美。 事件发生后,公众对美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出严重质疑。总统奥巴马事后评论说,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不但过时,而且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必须彻底进行改革。
在上述背景之下,美国于20xx年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进程,继《20xx年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后,又通过了几经修改的《20xx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没有什么制度是万能的,美国相对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巴西负责食品监督的部门和机构国家卫生监督局、农业部、社会发展和消除饥饿部等机构。此外,民间还有消费者维权基金会和消费者保护研究院等。这些机构都有比较完善的体制,在市镇、州、联邦三个层级开展工作。
巴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案很多,也很具体。从20xx年开始,巴西又强制执行食品营养成分标签规定,要求食品标签必须包括热量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含量、钠含量等信息,以保障公众健康。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迎来一次大变革。奥巴马政府的这次改革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的一次调整。100多年来,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在不断改进中日渐成熟。
1920xx年,美国国会通过《食品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美国食品安全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运转。上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在食品加工和农业方面出现了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制剂的情况。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和农药的使用标准,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色素添加剂修正案》、《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等多部法律。近年来,美国多次发生食品污染事件,奥巴马政府又及时调整食品监管体系,赋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更大的权力。
英国和德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同样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发展。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标准署成立于20xx年。此前,英国在1990年颁布《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质量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而《食品安全法》又是在1984年的《食品法》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再往前追溯,还可以找到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而德国食品法的历史则最早可追溯到1879年。迄今,德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多达200多个,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所有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源远流长,而且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修订完善。
共2页,当前第1页12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后果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有关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近来却频频出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漂白粉到假薯粉,它们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首先,不安全食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相信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食品中毒的严重后果,也都了解了大头娃娃的悲剧。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也关系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多数出现问题的食品一般都是出自一些小作坊或者黑加工点,他们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大多使用劣质原料或者使用假商标,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就严重侵害了一些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企业“犯法成本”太低了;多部门分管,责任边界不清,工商部门只管生产经营资格、农业部门只管原始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商务部门只管流通环节、质监部门只负责食品生产中出现的质量标准问题等等。更根本的原因或许还是在于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体系制度上。食品行业有一个特点:食品生产时受益的往往是当地企业、经济、政府等等;但食品有安全问题时,受害的却往往多是外地或当地的消费者。而现行食品安全监管领导体系制度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所属的有关部门监管当地的食品生产安全,那么就比较容易受地方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食品安全监管,不去认真仔细的检查,严格处理,以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放声了。具体分析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政府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
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据我了解,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平时没有有力的监察,当老百姓举报时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不知何处检举,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可以毫无顾忌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
2.消费者知识匮乏。
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没有了解食品安全的渠道,从而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且容易只图便宜,不太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实正是因为有了消费者的需求,才导致这些问题食品的生产。试想,若广大消费者都有高度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去购买这些假冒伪劣食品,那么这些食品的生产必将大大减少。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比如食用河豚的某些部分是会导致中毒的,比如啤酒和螃蟹一起食用也是对身体很不好的,还有比如空腹食用很多食物是不行的„„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可却有很多人不太注意,所以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这也是消费者知识匮乏的体现。
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4.大力发挥新闻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一,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其二,有步骤地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在每个社区、乡镇、行政村、学校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其三,在市、县(区)及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咨询投诉和救援中心,开通举报热线,负责受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投诉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耳目和帮手作用。其四,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制售假劣食品的“黑名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情权和监督权。
从近期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到“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再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暴露了食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问题。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一方面部分食品生产、食品经营从业者道德素质低下,为获取不当利益,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利益,不仅无视社会公德、践踏市场准则,甚至不惜以戕害他人生命为代价。另一方面相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对违法制毒贩毒者处罚过轻,不足以杀一儆百。
面对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温家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靠什么救治“健美猪”?归根结底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实保障。在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与诚信教育的同时,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监管部门不能习惯于在媒体曝光之后再进行突击式检查,应该主动出击,通过严密监管严惩各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使铤而走险者付出令其难以承受的代价,真正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