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和执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着是优点,不要当成固执来指责,否则就阻碍了孩子成才。因此,不要错判孩子,独立愿望强烈是一种优点,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如果孩子确实是固执,就要从小修订,但是家长要注意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慢慢引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怎么与固执的孩子进行沟通,欢迎借鉴参考。
孩子固执只是表面现象,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出现状况总有一定的原因。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动机,抱着理解的态度,不和孩子硬碰硬,巧妙地用其他办法调和,结果会不一样。
意大利着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让我们先找找原因,了解一下孩子固执背后的心理秘密。
1.有的孩子很小就有固执的性格成分,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大部分是跟早期家庭教育不当有关。造成孩子性格固执普遍有三种原因:
家长打骂出来的。有些家长非常严格,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只要孩子稍微有点过失就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反抗,形成固执的脾气。
家长暗示出来的。孩子有时候耍些小性子、发个脾气很正常,却被家长认为“犯倔,任性”,人前人后讲孩子怎么不听话,给孩子贴标签,久而久之,孩子接受暗示,真正变得固执了。
家长惯出来的。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予的关怀和爱护太多,孩子有什么要求,无论正确与否都一律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错误认识,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家长妥协,就助长了孩子的固执。
2.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
孩子2岁以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意识越来越强,喜欢说“不”、“我就要”。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执拗敏感期”,这不能说是坏脾气。他只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依靠你:穿衣服、吃饭、到外面去玩都要听从你的安排。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愿望,以为(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只是无意识地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不需要再求助于人。而且,他希望别人也能知道这一点,但往往很多想法和行为会与成人的主张产生冲突。他们的思维发展能力有限,无法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时候,他会非常委屈、失望,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够,只会用哭闹来表示反抗。
那么面对固执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去沟通呢?
招数一:对于孩子固执带来的后果不要讽刺,要帮助。
在孩子无法自己穿好衣服而又回来求你帮忙的时候,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你自己穿不上的!”而要说:“穿不上没关系,妈妈很乐意帮助你。”让他明白,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接受一下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这一点,今后怎么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招数二:对于孩子的固执要巧妙诱导,灵活处置。
家长要分清哪些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为了避免出现危险,应该如何巧妙诱导孩子不做。比如上面点点的案例,家长就应该巧妙地使得双方达成共识。但是,如果他想自己穿裤子,或者非要穿红毛衣而不想穿绿毛衣,你就没有必要和他较劲。给他一定的自由,满足他想独立的愿望,可以让你免遭这个“小暴君”的折磨。你既要理解孩子,又要给他一些规矩。
招数三:对于孩子的固执不要一味压制。
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做主、不肯妥协的孩子,其实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具有独立性格、自信和坚强的人。如果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屈服,一味压制,他的反抗可能就会越强烈,而且容易造成孩子任性、纠缠不休、固执等人格特征。如果孩子的执拗是合理的,比如他坚决不让你给他穿鞋,你就让他自己穿好了。先让他自己做一回主,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会重新回来找你帮忙的。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有一点富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如果孩子的固执不合理,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态度,装作若无其事,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下面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几点:
1、父母应该让孩子发泄,耐心听孩子说“我很烦”、“我很困扰”。
2、用开放式的语句鼓励孩子谈他们的世界,如“你的同学怎么说”。
3、孩子的生物钟比成人延后,他们在晚上较爱说话。应选择此时跟孩子沟通。
4、赞美之词比啰啰嗦嗦的建议更有用,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
5、不要盯着孩子。因为孩子在你不盯着他们时,才能打开心房,所以最好并肩坐着谈话。
6、跟孩子谈大范围的话题,如电视节目、运动、音乐、美食甚至政治,这更有助于彼此了解。
7、孩子内心很敏感,容易受伤,你拿困扰他们的事开玩笑,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重视他们的事。
8、家长应在孩子活动的间隙和他们谈谈,因为孩子喜欢在打球、吃东西时,有人和他们分享感受。
9、孩子需要时间发泄情绪、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表达完,所以尽量在其他时间再说自己的想法。
10、不要泛泛问问题,而是要用正面的态度问特定问题,如“你的老师怎么说你这次的成绩”。不能说:“你这次又没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