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初一(*)班学生。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他失去了姐姐和父亲,也失去了很多同学和朋友,母亲又在他来京前不幸出了车祸。
在献辞中,他讲述了自己救助村民的一个故事。
那是5月13日凌晨1时多,从山上传来一股难闻的气味,有一些逃向山外的人告诉大家,十几里外的化工厂液氨泄漏了,硫酸燃烧产生了难闻的气味儿。老师指挥大家赶快逃向山外,只要翻过大山,就有生的希望!但郑小鹏却想到自己的村子里,还有许多村民并不知道液氨泄漏的事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危险。郑小鹏找到正在救灾的堂兄,两人一同跑回村子,把消息告诉了全村百姓,劝大家赶快逃走。
地震之后一直下雨,郑小鹏浑身湿透,鞋子也不知去了哪里。白天他在废墟里捡到一双干净的雨靴,虽然比自己的脚大许多,但总算是干的,他就穿着大靴子,同三十几名乡亲,一步一滑地翻过了两座大山。
据了解,在献辞的初稿中,写的是郑小鹏“连忙翻过大山去通知村里的人,带领三十几个乡亲一起脱离了危险”。6月5日,郑小鹏从帐篷小学被接到北京,读到这段献辞文字时,他提出把“带领”改为“和”。问他为什么这样改,郑小鹏说:“那不是我的功劳。”一词之改,让大家对这位小英雄刮目相看。
更愿意说的是,在路上,他们碰到了解放军战士,有的战士把一天的口粮拿给他们吃,却不肯留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