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范文大全考察报告内容页

2022年山东考察报告4篇

2022-04-18考察报告
本文目录
  1. 2017年山东考察报告
  2.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考察报告
  3. 市人大赴山东华东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4. 赴山东德州、聊城学习考察报告(招商引资)

为了认真贯彻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推进我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按照今年我省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工作部署,建设厅巡视员邓留献率领厅城建处、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漯河市建委和市政管理处等单位一行7人,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47日对山东省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听取了山东省建设厅、济南、烟台等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和处室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就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城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总量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年底,全省市政公用事业从业人员达17.8万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8.03%,燃气普及率达60.88%,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7059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59标台,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91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0.2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2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4平方米

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为山东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工作十分重视,1997年省政府就出台了《批转省建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报告〉的通知》(鲁政办发[1997]99号),加快了全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随后,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关于搞好城市资产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都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不还多次组织了全省性的市政公用项目招商引资活动,都为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收到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初步打下了基础。

1、以市政公用设施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转变。为缓解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全省各地注重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把政府投入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积极运用BOTTOT等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了利用外资和各类社会资金的力度,多元化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五”以来,全省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投资接近600亿元,政府财政投入约为1/3左右。济南、青岛按照“制销分开”的思路,将制水厂存量资产盘活,融资外方资金3亿元;山大华特公司与潍坊市坊子区政府合作,由山大华特投入5000多万元现金,建设坊子区的一座自来水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许多城市出让、转让的城市道路、桥梁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收回资金用于市政设施投资;诸城市运用BOT方式与青岛银河集团合作,融资1.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

2、逐步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和作业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各城市围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多种经济成分逐步介入市政公用市场,市场竞争态势开始形成,促进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运营和服务效率的提高。有6个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已引入非国有经济成分,实行股份合作,打破了国有公交公司独家垄断的局面。香港中华煤气先后与青岛即墨市和崂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淄博、龙口成立了燃气合资企业,正在与济南、潍坊、威海等城市进行洽谈合作;新奥燃气先后与青岛开发区、城阳区、烟台开发区、聊城、日照、诸城、莱阳、邹平等市地进行了燃气经营合作。在市政、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提供服务的行业,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威海、临沂、德州等城市,已开始推行道路保洁、绿地养护、公厕管理等作业权公开招标,转变了作业方式,提高了养护质量。

3、加快市政公用企业的公司制改制,推进设施管养行业的干管分离,市政公用行业基层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推进。几年来,山东各地按照省政府《批转省建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报告〉的通知》的要求,加快了城市公用企业的公司制改造,部分公司还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青岛市努力推动市政公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普遍建立了企业经营责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管理的相关制度也正逐步建立健全。针对市政、园林、环卫养管行业的实际,各地普遍开始了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干管分离改革,在一些环节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城市普遍开展了市政公用行业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和工资三项制度改革,有的推行了竞争上岗和“按绩定酬”的分配制度,还有的进行了内部招标的尝试。青岛市率先在全省推行了公用事业单位事改企,市辖四个区基本实现了市政、园林、环卫行业政事分开。济宁市去年对原独家承接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市政处进行改革,把管理养护和道路建设分开,除部分人员的工资由城维费列支外,其余的一律推向市场,找米下锅,他们还对事业改企业的职工,采取了保留事业身份和档案工资的办法,有效地稳定了职工思想。

4、市政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有了一定的突破,投资补偿机制开始建立。近年来,为理顺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山东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山东省政府把价格管理权下放给了各城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机制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不少城市都在理顺水、气价格,垃圾、污水收费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与价值倒挂的矛盾有一定缓解,城市公用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逐步打破,使用者付费、污染者付费的意识逐步得以确立。各城市普遍开征了污水处理运行费,有的还进行了收取垃圾处理费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

山东省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全省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整体步伐仍然较慢,总体上滞后于其它行业的改革进程,而且省内各城市之间也很不平衡;二是改革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少基层单位有畏难有发愁和等待观望的想法,一些主管部门求稳怕乱,城市政府也没有推进改革的压力;三是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人员安置问题、资产处置,以及市场规范、行业监管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价费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直接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二)围绕难点、重点问题搞突破,为推动全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去年初,山东省建设厅会同省直8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调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建设厅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方面听取意见,通过认真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资产、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改革的难点问题是“人到那里去、钱从那里来”,改革的重点是为行业准确定位、为改革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并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省政府于825日以鲁政发[]74号文件正式印发。意见共有八个部分,二十六条,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具体政策措施,总体上是要通过抓好管理体制、动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三项改革,建立三种机制,即:按市场化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科学的政府监管机制;打破垄断,彻底放开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生产性、经营性、企事业单位要在1年内完成改制,管理性、作业性事业单位要在2年内完成改革,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 

在制定《意见》中,为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在确立改革总体框架的同时,在可操作性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在事关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府投入、价费改革等重大问题上,他们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多方面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务实的、也很优惠的政策。具体要求是:

1、切实做好改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安置工作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人员安置是企事业单位改制面临的一个比较复杂和敏感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政策必须有突破,否则改革会陷入僵局。《意见》中明确,改制后的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原单位职工。在此基础上,优惠安置老职工,合理补偿中间层次,重新对等新职工。妥善安置老职工,主要的政策有:对工作年限已满25年且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人员,本人提出订立至退休合同的,单位应与其签订至退休的合同;对改制前连续工龄满20年且5年内(含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可以实行内部离岗退养托管,并按事业单位退休的有关规定计发基本待遇;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执行,如低于原事业单位标准,可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合理补偿中间层次的职工,主要的政策有:可根据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差额情况,为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经费可一次性从原事业经费支出或从国有净资产中扣除,改制后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鉴于欠缴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以及应享受遗属补助的人员的补助费,经省劳动保障部门确认人数和标准后,可在净资产中一次性扣除。重新对待新职工,就是对改制后新招收的职工按企业对待。

2、妥善处置改制单位资产,明确改制过渡期相关优惠政策。改革必须要支付相应的成本来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国有净资产应该是改革成本的主要来源。山东《意见》明确,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国有净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欠缴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拖欠的职工工资、医疗费,改制时职工的经济补偿,离岗退养人员的费用以及涉及职工个人的其他有关费用。剩余或不足部分,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行业内统一调剂使用。行业内统一调剂不能解决的,由本级财政解决。净资产中不够提留改制成本的,可将其原使用的划拨土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进行出让,其收入按国家规定缴纳税金后,优先用于企事业单位支付改制费用。同时,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山东在《意见》中还设置了3年的过渡期,对原国有的改制单位适当扶持。在过渡期内,改制企业可优先获得特许经营权,;原财政补贴数额暂维持不变,用于支付改革成本,稳定人心;在同等条件下,改制单位在资质审批、工商注册时应有一定的优先权,并可适当放宽条件;由事业单位改制组建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3、保障政府投入,推动市政公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并不改变其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性质,政府决不能有“一改了之”、“甩包袱”的想法,对市政公用事业非经营性项目所需费用、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和必要的改革成本,政府应予以补偿,同时随着财力的增强,政府应仍要不断加大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入。山东省《意见》中明确,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投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机制。城市道路桥梁、公共管网、广场、园林绿化等大型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也可采取市场运作、以综合开发带项目的办法建设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对尚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政府要进行政策扶持、投资引导、适度补贴;对可经营的市政公用设施,政府一般不再投资并逐步退出。要逐步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实行项目代建、改变政策性补贴方式,变“养人”为“养事”。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政府财政要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比如:改制前机关事业单位未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按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改制后不保留国有资本的企业,对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原单位有支付能力的,由原单位支付,原单位确实无力支付的,可从国有资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可由同级财政补贴。

4、建立合理的价费机制,促进市政公用事业良性循环发展。要改变市政公用事业建设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改变市政公用事业福利性供给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价格制订和调整机制,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关系。山东省《意见》中明确,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制后,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的产品、服务价格,由各市、县政府按照“生产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并根据社会平均成本和年度价格指数适时予以调整。按照“作业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作业定额标准,并根据和各地劳动力成本变化抢救无效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作为具体作业项目招投标评定依据。

(三)狠抓落实,搞好配套,努力构建新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山东省74号文件出台后,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对全省市政公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震动更为突出。抓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省市政公用行业的中心任务。各城市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积极运作,大力推进改革,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烟台、潍坊、济宁等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召开了专题会议。济南市政府出台了《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试行办法》;烟台市将市政公司整体转让给中天集团,开创了山东事业单位一步转制为民营企业的先河。潍坊市完成了市属市政公用企业改制方案的批复,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1、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努力营造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良好氛围。山东74号文件出台后,山东省相继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去年,省委全省加快发展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评分领导对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城市建设现场会,杨焕彩厅长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组织召开了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研讨会,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就改革中具体操作问题进行探讨;在今年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赵克志副省长和杨焕彩厅长进一步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城市3月底拿出改革实施方案,供水、热力、公交、燃气、市政施工等行业年内必须完成改制,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事业单位,年内改企改制争取完成50%

2、制定改革配套政策,确保改革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最近,山东省建设厅城建处会同省定额站赴上海就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定额编制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在济宁市召开了部分城市市政园林环卫定额编制座谈会,为下一步3个养护定额的修编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探索建立合理的市政公用事业价费调整机制和社会对公用事业价格的监督机制,为市政公用行业全面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3、抓好试点,积累经验,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等特点,是为生产、生活提供基础设施及共同条件的产业,直接影响到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所以,推进改革必须要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我省确定烟台、潍坊、济宁三个城市为改革试点城市,厅里建立了联系点制度,分别派出一名厅领导负责指导、联系试点城市的改革工作。我们也要求和城市在制定方案时,要明确试点县(市、区)和试点单位,总结经验,稳步前进。

4、加强行业管理,转变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机制。在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行业,他们准备各选择一个城市,试行特许经营制度,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稳步推进市政园林环卫等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工作,用足用好有关优惠政策,安置好现有职工,冻结事业单位和人员,逐步将管理职能和建设、作业职能分开,收回事业单位承担的管理职能,并结合机构改革适当调整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监管,依法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特别是对市场化以后的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确保有效供给和服务,确保社会稳定。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考察报告2017年山东考察报告(2) | 返回目录

XX年8月21日至29日,有幸随省电力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时家林和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克俭一行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期间受到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地市、县供电企业热情、周密细致的接待。整个考察行程按计划进行,顺利完成了这次考察任务,收获颇丰,感受很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这次考察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考察情况

在山东期间,考察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本部、青岛供电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威海供电公司、蓬莱供电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曲阜供电公司,了解了企业概况,参观了客服中心、调度、变电工区、多经企业等部门和单位,与各单位领导和主要生产部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重点对同业对标指标管理和工程管理情况进行了交流学习。

(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及其地市供电公司的基本概况

1、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公司现有职工4.5万人,下属17个市供电公司,对全省91个趸售县供电企业进行代管。

山东电网是以30万kw和60万kw机组为主力机型、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为主网架的现代化大电网。1996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XX年,山东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640亿kwh,公司售电量完成1188亿kwh,实现电力销售收入499.22亿元。集团公司位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第14位,《世界商业周刊》公布的XX年中国能源200强第10位。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中国一流管理的电力公司”。近些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省文明行业”、“全国双文明电力公司”等荣誉。

2、济南供电公司

济南供电公司是山东电网辖区内的大型一流供电企业,担负着济南市11个区(县、市)的供电任务,电网覆盖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共有员工1436人,XX年完成售电量115亿kwh。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线损率三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供电企业中保持领先水平。济南公司积极推进电网管理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自动化系统、数电网“三大系统”建设,城区电缆化率92.9%,共有41座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全面实现城区配网自动化,自动抄表率达86-90%,在全国多数城市电荒严重的情况下,保证了济南电网的安全、可靠、连续运行,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建立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数电网系统将所有实时系统互联为一个统一的平台,全部电网信息和营销信息实时显示、在线统计和查询。XX年新增变电容量1050mva,新建110kv、220kv项目10项。开展了优质服务向移动、网通学习对标工作;开展了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营销与地调合一,实际了限电不拉路;树立了“只要您一个电话,其它的事由我来做”的服务理念,建立了“彩虹条”服务监督卡;与8家银行联合设立了61个网点收费,方便客户缴费;设立了供电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开放。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导师制度和首席专业技师制度。

公司相继荣获“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城网建设与改造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电力‘彩虹工程’先进单位”、“济南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青岛供电公司

青岛供电公司担负着七区五市供电任务,下设14个管理处室、9个生产车间和一个多种经营产业实体。现有员工1260人,主业744人,年售电量142亿kwh。

作为首批国际一流供电企业,青岛供电公司以信息管理系统和用电营销管理系统为基础,集成“变电站抄表管理系统”、“配变负荷综合监测系统”、“gsm电能表远程监测系统”、“负荷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数据,建设了线损在线监测及综合管理系统,贯穿于电网的输、变、配、供用电各个环节,在线监测、综合分析生产经营指标,措施、计划、分析、考核等线损日常管理同时纳入同一系统,通过静、动态结合,实现线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并实现web浏览方式查询。

XX年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全国电力双文明单位”“城网建设与改造先进单位”以及“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是连续8年的省级优秀政工企业,连续12年的省级文明单位。

4、烟台供电公司

烟台供电公司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属国有大一型供电企业,承担着烟台市13个县市区的供用电工作。目前,公司直辖35kv及以上变电站41座,变电总容量464.38万kva,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92条,总长1768.4km。公司下设16个职能部室、10个主业二级机构、41个多种产业单位,职工1273人。

多年来,烟台供电公司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整体推进,突出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先后获得首批“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城网建设与改造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爱心捐助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和“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文明行业示范点”、“全省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示范窗口”、“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电力先进企业”、“烟台市文明行业”、“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XX年,烟台供电公司完成售电量108.08亿kwh,同比增长13.25%;实现多产总收入14亿元,税前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5%和26%,居山东电力首位、全国同行业前列。

5、威海供电公司

威海

供电公司成立于1990年5月,直属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现有职工621人,是国有大二型企业,担负着威海市三市(县)三区的供电任务。截止XX年1月底,全公司拥有220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25座,主变总容量达214.35万kva,35kv及以上线路848.84km。全市城乡电网布局合理,技术设备先进,威海市区形成了220kv双电源、35kv环网、10kv手拉手、市中区地下环网的供电方式。强大的电网支撑,使供电可靠性逐年提高,XX年供电可靠性完成99.987%,电压合格率完成99.79%,售电量连续14年保持快速增长,XX年完成电网售电量37.19亿kwh,为威海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威海供电公司以建设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为主线,坚持抓改革、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山东省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山东省优秀政工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电力先进单位”、“山东电力农电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厅被团中央、国电公司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三市(县)供电公司获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在全市电业系统推行了首问负责制,制定了《服务岗位行为规范》、《服务岗位文化理念》和《“彩虹工程”形象标识》,构建了服务规范、文化理念、形象标识三位一体的行风建设识别体系。连续五年荣获“山东电力‘彩虹工程’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六年荣获“威海市文明行业”称号,并进入威海市首批“百佳诚信单位”行列。

6、蓬莱供电公司

蓬莱供电公司成立于1979年,属国有中一型企业,现有职工513人。拥有35kv及以上变电站22座,其中110kv变电站10座,35kv变电站12座,主变42台,变电总容量80.45万kva,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可达67万kw,比全市实际用电需求超前五年以上。有110kv输电线路10条,总长133.3km,35kv输电线路39条,总长241.4km,10kv配电线路108条,总长1276km,输配电线路总长1650km,公司总资产4.17亿元。XX年购电量达9.3亿kwh;全市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7%,农村供电可靠率99.84%;电压合格率99.24%;网损率2.42%;10kv线损率3.56%;低压线损率8.1%;电费回收率100%。公司连续17年保持山东农电先进县供电企业,连续15年保持拾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连续14年保持省级文明企业称号,连续12年保持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XX年,首批跨入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XX年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和“全国供电系统双文明单位”,XX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XX年,荣获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荣誉称号。

(二)山东省地市供电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共同特点

1、生产管理理念超前,设备选型先进,电网坚强可靠。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各地市供电公司除主变外,35kv及以上一次设备全部实现了无油化,35kv和220kv一次设备绝大多数采用了gis,且选型多为国外abb和西门子在国内的合资产品。所有变电所、线路均达到了电网n-1配置,重要区域实现了n-2配置。所有110kv及以下变电站均为无人值守,只有500kv和220kv变电站有人值班。所有变压器均实现有载调压。所有配网线路实现了手拉手。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设备定购均以满足电网安全生产运行为前提,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良好的设备装备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矗

山东各供电公司春秋检不采用大面积停电检修方式,仅对故障点有针对性的、不停电处理。在日常工作中根据用户需要停电检修,因此不影响供电可靠性指标。全面推行状态检修,不搞定期检修。如在变压器预试周期到期后,由专责人员根据监测数据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如运行状况良好,则提出延期建议,经生技部门及主管领导签确认后,设备继续运行。

电网调度、集控、配网调度多由调度中心统一管理,所有通讯均为光纤或数微波,载波通讯已基本停用。

专业管理体系和监控系统完善,各专业每月召开专业会,每季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使专业管理深入细致,专业标准有效执行。

2、营销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范服务以人为本,体现了供电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

客服中心以形象、服务和技术赢得了市场,在不允许“三指定”的前提下,各供电公司承建了全部的用户工程,对承建的工程承诺十年免费保修,充分展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确立了供电企业在用户工程市场中的诚信地位。

各供电公司在城区供电多采用营配合一的模式。青岛公司在客服中心又设了抄表公司,60%的抄表人员为外聘人员,每抄一块表付0.2元,费用从成本中列支。各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均备有详细的配网工程流程图、客户缴纳电费须知、供电服务卡、居民住宅电气配置常识等精美宣传资料。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了当年电费结零,陈欠电费以每年20%的速度回收,供电企业以物抵顶电费、帮客户销售产品、回收货款等多种方式清缴陈欠电费,目前陈欠电费已基本结清。

3、同业对标体系细密,指标在全国领先。

青岛供电公司的同业对标工作由企业法制处负责,随时确定排序,及时分析原因。济南供电公司在同业对标工作中建立了“三大体系”(组织领导、对标指标和目标管理与措施保证)、“两项制度”(全过程管理、检查考核)和“两个平台”(整合型企业管理和对标信息平台),实施了同业对标信息报送、信息发布、过程控制、信息分析、对标交流、对标工作例会六项管理制度,开展了全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即公司和公司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班组和

班组之间、专业岗位之间进行对标,每半年发布一次对标情况,用指标来评价企业,用业绩来考核企业。同业对标已成为山东省各地市、县供电公司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流程的主要手段。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被评为国网公司XX年度综合管理标杆单位和安全管理、资产经营等全部六项专业管理的标杆单位。也是国网公司确定的与澳大利亚越网公司进行国际对标的试点单位,目前对标项目组已赴澳大利亚越网公司进行挂职学习培训,第二阶段对标工作已全面展开。

4、多种产业资产优良,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显著。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供电公司十分注重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双赢”。做决策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事,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事就可以大胆探索,积极去做。强调要干成事,尊重干事的人,形成了良好的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建立了集团化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指导、服务有机结合、配套联动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横向分权、纵向制约、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信息与政令畅通、反应灵敏、疏而不漏的运作机制,多种产业整体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5、企业文化建设成效卓著,职工队伍稳定,员工对企归属感强,忠诚度高,人才激励机制灵活有效。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注重抓队伍建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要求,改进了基层领导班子考核奖惩办法,领导干部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实行了干部末位淘汰制。薪酬体系合理,使分配很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人才工作推陈出新,推行了优秀人才培养选拨工程。对新进员工实行招聘制,全部实行人事代理。推行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

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各地市、县供电公司门厅一般都设有与国网公司统一的视觉标识系统一致的一强三优、四个服务宣传牌,企业文化紧扣国网公司、山东电力文化建设主题,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每个公司年报、宣传册等均充分展示了企业的业绩和形象。

二、考察体会

通过在山东的考察学习,感触很深,体会到要向先进学习,越学越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越能找出自己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思想观念的落后,使我们和东部供电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但落后也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我们应该正视这个差距,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需要妄自菲雹失去信心,要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1、知耻而后勇,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差距,不甘于差距,不甘于现状,努力缩小差距。

允许基础有差距,不允许观念有差距;允许能力有差距,不允许努力有差距;允许实力有差距,不允许管理有差距。张掖供电公司对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重要意义过去认识不够,领会精神不透,工作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对标工作的正常开展;同业对标工作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指标报送阶段,主观分析少,规划措施少,没有实现创一流同业对标与公司生产经营综合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本次考察学习,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现在起要建立同业对标工作长效机制,以国网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为核心,积极拓展和细化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开展指标诊断分析。加强指标监控,落实过程控制措施,确保指标真实、可比,增强对标的科学性。要根据业务范围,建立定期分析主要业务指标的工作机制,尤其要加大对安全、服务、成本、利润等指标的分析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狠抓落实,以同业对标为载体,切实促进张掖供电公司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生产的基础首先依赖于电网设备的装备水平。

没有坚强的电网和优良的设备就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张掖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设备选型相对落后,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较差。目前主网架结构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张掖配电网建设严重滞后,有电供不出去和供电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已成为影响张掖电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使张掖供电公司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目前张掖供电公司仅有7个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尚有无载调压的变压器和油开关在运行。只有一个变电站使用了gis设备。单电源、单回路、单变压器供电情况依然存在,供电可靠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生产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仍沿袭传统方式。春秋检搞规模停电检修,状态检修未得到推广和提倡。

通过考察学习,体会到首先要转变观念,电网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要优先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并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要进一步完善电网和配网规划,加快电网建设速度,积极争取项目,并按期实施。进一步强化生产管理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对生产过程实施全面有效控制。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促进电网经济运行。按反事故斗争和十八项反措的要求,集中解决威胁电网运行安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推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无功电压及线损管理工作,降低线损。进一步转变生产管理理念,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今后张掖供电公司改造项目的筹划都要以满足安全生产为第一需要,改进项目管理模式,逐步适应建设坚强张掖电网的发展要求。

3、要牢固树立甘肃电力和张掖供电公司是企业的意识,纪律严明,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优化财务管理手段,强化成本控制,切实提高企业赢利能力。树立优质服务不仅是营销、客服和用户的问题,而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事关企业形象,事关整体文化理念的意识。通过客服中心的积极工作,赢得辖区内的尽可能多的用户工程市场,采用供电公司负责设备选型、定货、施工

,用户负责付款的总包方式,提高用户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实力。发挥稽查功能,深入开展用电检查和营业普查工作,规范用户的用电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细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无障碍的高效服务。进一步提高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用化程度。加大电费清欠力度,巩固和提高预付电费的范围和单户预付额度,确保电费回收不滑坡。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和多样的方式,改变目前陈欠电费数额过大(1428.98万元),回收速度过缓,且回收难度较大的现状。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做好大用电项目的接入协调工作,树立营销工作的经济意识和利润意识,确保全年售电量等指标的完成。

4、供电企业在前进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要在发展中体现四个服务,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社会发展。通过为地方经济服务来换取最大的利益,在服务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快电网发展,优化工程管理,全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全力支持多经的发展,积极开发市场,达到多经和主业双赢的效果。针对多经发展没有优势项目,压力较大等困难,调整多经发展思路,慎重开发高新科技产业项目,做实做强施工企业,巩固提高产品制造业,做优做强商贸流通业,积极开发水电产业。以小水电开发经营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完成向梨园电站小水电项目的入股投资,并参与电站经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的硅电联产局面,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矗

5、加强基础管理,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提升管理水平。

结合目标、过程、效率(tpe)建设来确定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围绕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工作进行流程再造,通过与国际最佳实践对标诊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进业务构架与业务流程,优化设计绩效指标库,内容涵盖营销、输配电等核心业务以及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集成等后台支撑系统。要通过流程优化,利用业务流程的再造及附着于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再造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实现管理的高效率。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使管理信息指令传递更加灵敏高速,服务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使管理组织结构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专项工作的需求。

6、人才作为现代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公司要想创建一流供电企业就要靠一流的人才来支撑,要想创造一流的业绩也离不开一流的员工队伍。

近两年随着张掖电力工业飞速发展,城农网改造逐步深入,每年、每月都有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投入使用,但与之相对的是公司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尤其是缺乏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和技能尖子人才。供电公司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必须拥有一支技术精、业务强、能干事、干实事的优良职工队伍。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好、用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扎扎实实开展好培训工作,着重培养一批掌握电力专业新知识、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协调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把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和长期培训计划同公司制度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公司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策略,形成长效人才培训机制。其次要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学习与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使公司员工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学习的效果。学习内容除有关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及企业管理、技术技能等实用知识外,要分析不同对象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他们的培训需求,针对不同层次、部门和时期在培训上等级化,不局限于本身岗位,尽量将知识在本等级上进行拓展。另一方面,还要实行培训机会优先化,让有能力的先培训,让有发展潜力的先培训。学习形式要做到丰富多样,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分析研讨、网络教学、参观、操作等形式进行学习。第三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队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观念层次上,形成公司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培育公司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在物质层次上,设计企业标识,营造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企业形象的识别系统。通过持续获得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向知识型、学习型企业转变。

这次在山东电力集团考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对山东电力的了解仅是浮光略影,更多、更深层次先进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了解、深入学习。有些个人观点不尽正确,也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

“需读千卷书,更行万里路”。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将借他山之石,开我山之玉,树立“追求以人为本,崇尚学习之风,推崇宽容公正,寻求社会认同”的理念,完善企业流程、提高综合素质、刷新管理目标,全力铸造张掖供电公司企业金牌形象。

市人大赴山东华东等地学习考察报告2017年山东考察报告(3) | 返回目录

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做好我市人大监督工作,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分成两组,在副主任陈敏标、吴森的带领下分赴山东、大连和浙江、上海等地学习考察《监督法》实施情况。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非驻会委员外出学习考察,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紧密联系非驻会委员,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体现。委员们普遍反映,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维,增强了做好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两组学习考察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宁波等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监督工作重点。

沿途各地人大常委会都始终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中心工作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认真开展监督工作。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同时,他们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加强了对物价、产品质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问题的监督。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也紧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建设工作,对节能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了执法检查,对棚户区改造、水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调研和视察,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和整改要求,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夯实监督工作基础。

各地人大根据《监督法》的要求,对以往制定的有关监督工作的制度、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范,制定出台了符合《监督法》精神的规章、文件,不仅实现了监督工作的平稳过渡,也确保了监督法的顺利实施。

(1)制定监督法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措施。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监督法》的实施意见,从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监督内容、健全监督机制等八个方面对贯彻实施《监督法》作出明确的规定,细化了实施《监督法》的具体措施。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严格遵循《监督法》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并结合人大监督工作实际,不仅出台了贯彻实施《监督法》的若干意见,还陆续制定了《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执法检查的规定》、《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关于加强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议案服务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对人大监督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依法规范监督工作、实施好《监督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2)规范梳理工作文件。针对《监督法》的一些新规定、新要求,济南、青岛、杭州、宁波等地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要求各专门委员会和有关工作厅(室)对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清理。凡是符合《监督法》规定的,总结提炼进一步深化、细化;凡是不符合《监督法》精神和规定的,进行调整、规范和修正,坚决统一到《监督法》要求上来;凡是《监督法》有规定但还没有做的,就今后如何做及如何做出成效提出具体意见和方案。这样既保证了监督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监督法》的要求相一致,又实现了制度上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对接。

(3)完善监督工作制度。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监督工作流程,明确规定监督工作各个环节及其责任部门、工作要求等,一目了然,操作方便。上海闵行区推行公共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囊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预算执行监督全过程,尤其是加强预算执行的跟踪问效,有效地规范了预算行为,强化了预算监督。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备案审查规定>的意见》、《关于确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部门及其职责的意见》,对备案审查时间、备案材料、受理机构、审查程序及审查时限等作出了细致规定,规范了备案审查工作。

(三)勇于创新,改进方法,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制定出台《监督法》的目的是将人大的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着眼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各地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监督实效,抓住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形式,改进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1)着力选好监督议题。监督议题选得准,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规定的六条基本途径,通过座谈、走访等各种形式,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一府两院”的意见,形成了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筛选,才确定年度的监督工作计划。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对征集来的监督议题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筛选,安排,并把上一年有关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衔接起来,使整个监督工作有分有合,内容有重有次,体现了“少而精、少而准、少而深”的工作要求。

(2)提高审议质量。青岛市人大把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作为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关键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听取报告前,组织各种调研活动,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尽可能多了解实情,避免对实际工作知之不全、知之不深;切实落实提交报告的时间规定,提前五天印送有关报告,使组成人员多些时间思考,避免在审议时走马观花、仓促发言。会议审议时,要求“一府两院”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列席会议,现场听取组成人员的意见,回答组成人员提出的问题和询问;改进常委会简报制度,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都有专人记录,并当场送本人审阅、签名,当天印发所有组成人员。从实际情况看,这些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组成人员都能从大局出发、以民生为重,认真负责地进行审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基本上做到了真实全面、有理有据、可信可行。

(3)抓好审议意见办理。上海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审议意见处理办法,对审议意见的整理和转送、审议意见的办理、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的职责等,都一一作出了详细规定。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把《审议意见》送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的同时,还将《审议意见》和审议的报告一并报送市委领导同志、市委有关部门参阅。宁波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原则上安排在下一次常委会会议上报告,并对办理情况报告进行投票表决,票数未过半数的,由常委会向办理单位发出《监督通知书》,要求重新办理。

(4)推动监督公开落到实处。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既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又能全面反映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工作思路,将“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浓缩提炼后,与常委会审议意见综合成新闻消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对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全文公开,对听取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及其审议意见等分项综合后通过报纸、网络摘要公开,并在常委会公报上全文刊登。此外,他们还专门开设了代表电子邮箱,并在《宁波人大网》上设立“监督纵横”、“决议决定”等专栏;对一些重大监督活动,适时设立群众热线,开展网上意见征集,主动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

二、主要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考察组在学习、了解各地人大监督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强劲势头,强烈地意识到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下,我市应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墨守成规、求稳怕事”等思想,继续解放思想,自加压力,奋起直追。考察组将这次学习考察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了汇报,并结合实际将把学习考察成果落实到人大监督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开创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江门争当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赢在新起点发挥应有作用。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切实加大人大监督力度。

针对江门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态势,市人大常委会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主动抓大事、议大事,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把监督工作与江门争当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市委把江门建成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把排头兵的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中去,以扎实有效的监督工作为我市争当省重点发展区排头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把监督工作与提高行政执行力结合起来。加强行政效能监督,推动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规划尤其是中长期规划执行情况的过程监督,督促政府狠抓规划落实,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三是把监督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目前,我市城镇化进程缓慢,通胀压力较大,农民增收困难,群众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抓住这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政府大力实施“千企扶千村”工程,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民生的投入,促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四是把监督工作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围绕我市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强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加强对涉农建议、议案的办理及法律法规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农,为农民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创新机制,健全制度,着力提高人大监督水平。

《监督法》实施后,考察地的人大监督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重视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我市应积极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制度,使我市人大监督工作更科学规范,更具操作性。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大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定期专题研究人大工作或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的制度,加强党委对人大工作领导;建立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审阅人大重点建议、听取社情民意的制度,对代表提出的重点建议、人大提交的报告以及反映的社情民意及时认真研究处理并反馈处理情况,保证人大建议、报告和重要社情民意得到重视并加以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人大、政府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对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协商,加强相互间的沟通联系。二是建立走访代表、联系选民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会委员尤其是非驻会委员,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代表小组、走访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报告等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代表和选民意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三是建立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借用“外脑”,聘请会计师、审计员、律师等财经专业人员,参与对财政预算和审计报告的初审,为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审议相关报告提供咨询;成立以财经专家(系本级人大代表)为主的财政监督委员会,加强人代会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财经工委或财政监督委员会在预算审查之后对政府执行预算进行跟踪问效,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分析评估,加强人大财政监督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形成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实行回顾性跟踪督办,检查办理进度,共商办理措施,保证监督取得实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议案,要重答复更重落实,不仅督促那些代表对建议答复不满意的部门加强整改,对那些答复满意的也要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代表建议、议案落到实处。五是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法》中规定的七种主要监督形式的各自优势,完善执法检查、评议、视察等常规手段,对那些严重违法的人和事要敢于和善于运用质询、撤职、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积极探索和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形成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监督事与监督人相结合,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式监督方式,如借助媒体、网络等形式开办“民生论坛”或“民生沙龙”,常委会领导带领人大代表定期与市民近距离沟通联系,倾听民生,汇聚民意。又如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直播市人代会、常委会会议等,让市民就可以在家“旁听”人大会议。

(三)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提升人大监督质量。

实效性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命。人大工作只有注重实效,才能经得住检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我们贯彻落实《监督法》,开展监督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增强监督实效这个核心。一是确定监督议题要突出开放性。在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征求群众、人大代表和“一府两院”的意见,综合比较,使监督议题更贴近民意,切合中心。二是监督过程要突出针对性。在监督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程序,在抓好调研视察、常委会审议的同时,着重抓好监督后续工作的跟踪办理,做到监督一起落实一起,监督一件解决一件,不断提高人大监督质量和实效。三是监督结果要突出公开透明。按照《监督法》和《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情况向社会公开的规定》的要求,将监督工作情况和结果通过媒体等形式通报代表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人大及“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四是围绕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督促有关部门狠抓工作落实,提高行政执行力。

赴山东德州、聊城学习考察报告(招商引资)2017年山东考察报告(4) | 返回目录

赴山东德州、聊城学习考察报告(招商引资)

为了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12月**日至**日,市招商局一行赴山东德州、聊城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听取了两市招商引资情况和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部分园区和企业。所到之处,看到的是大规划、大发展的园区建设场面和大开发、大开发的繁荣景象,听到的奋勇争先、跨越发展的奋进之音,感受到的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形态和强烈发展欲望。两市在招商引资中工作的具体作法和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强化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   德州、聊城市处于黄河冲积平原,位于山东中西部,无论是地理、资源还是政策条件,与沿海城市相比均无特殊优势可言。但我们看到,作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面对资源短缺等困难,他们没有自卑自弃,而是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发展意识,提出“加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紧紧咬住招商引资不放松,拼命实干,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德州市招商机构成立于5月,三年来全市共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不分内外资),其中今年*-10月份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聊城市招商局成立于8月,两年来全市共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不分内外资),其中今年*-11月份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如何,是思想观念解放程度的体现与折射,在另一方面,强化招商引资的过程同样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要搞好招商引资,首先要树立与大开放、大招商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在根本上解放思想,不从真正意义上更新观念,就不可能实现招商引资大的突破与飞跃。过去,许多人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现在两市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不论是从事经济工作还是非经济工作,都踊跃加入到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招商引资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二、党政组织的推动作用是搞好招商引资的关键环节。   德州、聊城两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不算太早,但成效明显,归根到底,在于各级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两市均把招商引资提到一个重中之中的位置,作为“牛鼻子”和“天号”工程来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中心工作的确定上。德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年”和“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年”活动,今年又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号”工程来抓,市里专门成立了以书记、市长挂帅的招商引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在“非典”期间,市里还专门召开了有十万人参加的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县市区及市直单位实行“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种资源要素都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二是在招商机构设置上。德州、聊城政府招商部门分别成立于5月、8月。德州设置市招商促进办公室,为市招商引资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是主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机关编制**人,由市长助理兼任办公室主任,政府副秘书长任副主任,招商促进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主管全市招商引资面上工作,制定方案、下达任务、督查考核以及重大招商活动的组织以及外来客商投诉中心的管理,负责协调市外经局、市台办等部门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县区招商引资工作等。聊城市也设置市招商工作办公室(招商局),授权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能,主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编制**名,招商局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并兼任行政审批中心主任。市直**个部门在总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增设招商科。两市招商机构内设处室均设为综合协调部、考核奖惩部、招商联络部等职能科室。三是在具体措施落实上。聊城市实行“三分之一”工作机制,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一把手带领三分之一的副科级干部和三分之一的一般干部专门抓招商引资。德州市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在外招商,二把手在家主持工作。对重点招商区域,靠上一名党政领导,配上专门工作班子,逐个项目去争取和落实。夏津县县长在省委工作会议上,听到昆山市领导介绍华芳集团正在不断扩张后,第二天就跑去招商,最终依托棉花大县的优势,引进了华芳投资亿元的棉纺织项目。   三、招引大项目是拉动招商引资强势发展的后劲。   大项目在拉动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转换机制、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两年来,德州共引进万美元或*万元以上项目*个,到资亿元,其中外资项目*个,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其中今年引进的大项目有:总投资*亿美元的金鱼来保鲜设备项目,到位资金万美元,占地*万多亩;总投资亿元的华芳纺织项目,第一期到资*亿元,占地多亩,目前,以总投资*亿元的莱钢永锋轧钢为代表的冶金业正成为德州市的新兴产业;分别投资*亿元的河南双汇、临沂金锣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了德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步伐。两年来,聊城共引进总投资*万元以上项目**个,过亿元项目**个、过亿元的项目*个,如茌平信发集团与鲁能集团共同投资亿元的“四百”工程、与香港国资源投资公司共同投资亿元的奥伸电解铝业项目,目前,韩国西杰集团投资*亿元的赖氨酸等项目已签定意向。为了全力招引大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带来的集聚效应,聊城市编制了十大百亿产业的总体规划,即计划每个产业都培植*-*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亿元直至几百亿元的核心企业集团,通过高强度投入,大规模技改、大力度整合等措施,加快形成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目前茌平县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企业(信发铝业集团、三九味精集团、金号织业公司、华鲁制药公司),六大产业(热电、电解铝、密度板、味精、纺织、制药)和三大产业链(以信发热电为龙头的电、热、铝、板产业链,以三九味精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链,以金号织业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链)的工业格局。   四、各类园区是实现招商引资突破的良好载体。   培育招商载体,是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的基础条件。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集中精力抓好开发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以重点园区的突破,带动全社会外引内联的快速发展,是两市的普遍作法。德州市已建各类园区**个,其中省级开发区*个,市级开发区**个,面积由底的*平方公里增加到*平方公里,先后有*个项目落户园区。在园区实行行政管辖与开发建设建管一体的模式,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和质量都居全省前列,在欠发达地区创造了发达的现象。聊城市已建各类园区**个,入园企业家,总投资.*亿元。临清市规划*亩的“日本工业园”,年底可有*户日资企业入园;开发区规划*平方公里的“韩国工业园”已有入园企业*家;高唐县规划**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提出“五年再建一个新高唐”,目前已有进园企业家。   五、严格的考核督查是促进招商引资发展的有效保障。   德州市今年成立了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正副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招商引资项目考评委员会,每季度邀请人大、政协的同志任组长,带领市招商办、监察局、审计局等单位专业人员,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考核统计,每季度集中天时间对万以上项目现场逐个查看,进行评估打分,项目原则上只认定一家,避免了重复计算。经考评委对考核组初步认定的结果进行审定后对外正式公布。去年除从市财政拿出万用于市招商经费外,还从市财政拨付*万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庆云县还推出了“终身奖励制”,即按生产性企业年纳税额的*%对项目引荐人实行终身奖励,每半年兑现一次。聊城市对各项指标制定了考核标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招商局成立中介性质的评估中心,每月对县市区已经竣工的项目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不分内资,*万元以下的项目不作统计,考核只计算一产、二产类项目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土地),对房地产项目则按交纳的税收放大十倍计算,每季度一开会通报,年底兑现奖惩,好的奖励金牌,倒数第一的县区主要负责人在全市上作检讨。对市里确定的经济强乡镇、弱乡镇每年进行严格的考核测评,连续两年不能完成任务目标的乡镇,退出重点支持和扶持范围,乡镇党政一把手自退出之日起,三年内不能提拔重用。   五、软环境是招商引资工作永恒的话题。   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经济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哪里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项目就往哪里去。德州、聊城两市着力打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灵活,措施到位。德州市提出“四个一”,即确立一个目标,就是在优化环境上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做到领先一步、高人一筹;把握一个理念,就是灵活运用上级政策,一切让投资者满意;用好一个优势,就是大做特做土地资源文章;树立一个导向,就是鼓励干事创业。明确要求一切政策都要服从于发展这个硬道理,对外来投资者,没有能力征地的可以租用土地;对企业家和外来客商实行重点保护政策,打造安全宝地、生活乐园。两市都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努力降低门槛。特别是把完善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措施,努力打造仿真的国际生活环境。两市都建有高档娱乐中心、高尔夫球场,让国内外客商生活顺心、工作舒心。二是大力精简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近几年,德州市先后分*批砍掉了多个收费项目,市里由此每年减少预算外资金*个多亿,但换来的是人民群众发展热情的高涨,换来的是一年资金引进近百亿,财政增收四、五亿。今年在前几年取消和调整*项行政事项的基础上,又砍掉一半。三是提供“一条龙”服务。聊城今年4月份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有家行政单位*个审批事项进入中心窗口统一办公,规范了收费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中外客商的欢迎。   通过短短的两天时间学习考察,德州、聊城两市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经验丰富,成绩触动人心,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超常发展的信心。   对外开放工作的落后,说到底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和认识水平的落后。要实现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必须首先推进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我市发展,第一要务仍是要解放好思想观念的问题,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推动经济的大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的倍增目标,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应该说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无论是各县区、条线的的重视程度,还是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的广度深度,均是前所未有的。几次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招商活动、各类园区的大建设、项目大推进活动、软环境的长效治理以及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督查措施都极大地推进了全市招商引资的观念更新、思想解放,全市基本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浓厚氛围和良好气候,形成了全民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热潮和良好的工作势头。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仍需保持清醒头脑:一要找准差距,克服盲目乐观思想。与山东德州、聊城比,我市无论在思想解放程度、改革开放力度,还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后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对此,各级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进一步将来自周边城市的压力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传递到位,特别是加强市直条线压力的问题,仍是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二要正确对待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基础和条件在加快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决不能唯条件论。德州、聊城两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经济实力略逊于我市,发展条件不如沿海地区,但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超常发展的思路,采取了超常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呈现出强劲的势头。实践证明,能否加快发展,不在条件在自我,不在客观在主观,关键在干部,关键在思路。只要有一批肯动脑、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条件差、基础薄的地方照样能实现跨越发展。三要树立信心,解决“怕”的问题。岁末年初,各级都在就明年的指标任务进行排查摸底,一些招商分团和部门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和疑虑,在已连续实现倍增目标的基础上,明年到底还有没有可能继续倍增?如果继续倍增会有多大的把握,目前各自手中有多少项目进行支撑?许多部门在上报今年指标时会“留一手”,在对明年指标分解时会“讨价还价”,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对此,我们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认真解决“怕”的问题,要坚定超常发展的信心,自加压力,克服无所作为和消极悲观的思想,力争全市外引内联指标能够继续倍增。   二、必须进一步突出优势载体,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近几年来,我市、县区、条线高度重视发挥各类园区的主阵地作用,以园区为载体扩大招商引资,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集中培植招商引资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是招商引资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今年,市积极抓住出口加工区被国务院批准的契机和临港产业区新成立的机遇,加大基础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力度,为明年招引大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县区也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创新机制加快园区的建设步伐,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下一步,我市除了继续抓好特色园区的招商,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还应在园区规划上,贯彻“构筑大园区”的发展战略,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布局、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的要求,将全市的产业规划和园区的发展布局进行通盘考虑、上下衔接,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我市现有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服务环境的优化、优质项目的引进等方面高起点规划,从而形成各具特色,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园区功能定位。针对目前园区规划水平不高的问题,一要更加注重规划,坚持高起点,拿出大手笔,做到与本地产业优势相结合,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二要更加注重特色,坚持走错位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差别化发展之路,把园区放到全市乃至沿陇海线产业带发展来考察、定位,打造鲜明的特色品牌。加快启动出口加工区二期和新医药、新材料等专业园区延伸工程,加快研究制定沿陇海线产业发展规划,对地处沿线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开发区、海州开发区、新浦拟建中的工业区、东海外向型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以及浦南工业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加以明确,加速推进各类园区的一体化和规模化发展。赣榆、灌南也要立足自身实际,做好园区建设和工业布点的相关工作,主动融入临港、沿线发展大局,形成自己的增长点、增长线或增长片。   三、必须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优势载体,全力招引大项目。   大项目纵向延伸可形成系列配套的产业链,横向拓展容易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纵横交错有利于形成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基地。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攻方向都在想方设法抓大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品牌公司、大型制造企业、重量级项目,从招商引资的源头上构筑和提高产业链延伸的平台。德州、聊城两市近年来连续招引来了过亿元、过百亿元的大项目,对照之下我市今年在重大项目没有取得突破,原因何在?一是园区重大项目没有突破。开发区作为优势载体的第一方阵,软硬件、政策都比其他地方优惠,但今年利用外资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尤其在重大项目上没有突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优势载体招商没有突破。没有优势载体,招商引资就没有吸引力,事实证明,只有率先向投资者提供有比较效益和市场前景的优势载体,才能容易吸引国际著名大公司、大企业投资合作项目,才有可能争取在大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今年我市成功引进韩国参天堂来连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我们也看到,还有化工、制药、奥神、德邦、华威、旅游、市政设施等优势载体的功能尚未凸显。三是以商引商,依靠产业链项目没有突破。目前,招商的手段很多,像办会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等,但相比而言,效果明显的还是“以商招商”。当一个外资企业落户的时候,不管其规模大小,都要让它有钱可赚、有利可图,这样,这些企业本身就像一面“旗帜”,昭示着其他外商,这种宣传作用和影响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往往比那些优惠政策来得又快又好。以商引商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全市大项目不足的问题,要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招引冶炼、化工、能源等大运量、高能耗、用水占地多的大项目,力争在沿海临港地带尽快崛起大工业群,形成高增长片;继续凭借独特优势在招商竞争中实现突破,尤其要重点推出临港产业区、新医药科技园区、大浦化工区、出口加工区、新材料工业园区等特色园区的对外招商,尤其要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公司、国内大的招商载体进行合作的模式。   四、必须进一步强化督查,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来考核奖惩。   近年来,我市与德州、聊城两市一样,普遍实行工作目标考核,从市到县、乡到园区、企业,都层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来真的,动硬的,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特别是把考核工作经常化,月通报、季督查,定期观摩,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实践证明,抓工作落实,不能靠“催收催种”式的传统领导方式,必须靠机制、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并严格兑现落实才能起到满意的效果。目前,我市尚无一综合部门对招商引资的实际绩效进行统一考核,统一服务,内外资考核认定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招商引资的后道管理没有跟上,这两年办了许多企业,批了许多项目,但这些项目生根了没有,开花了没有,结果了没有,经济效益怎样,从市里的工作层面看再没有部门和人员关心。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在手、在谈项目的跟踪落实,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改变原有的各县区自报数水分过大的状况,借鉴德州、聊城的考核方法,通过对项目成功率、资金到位率、项目竣工率的统一考核。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使招商引资成果进得来、留得住,不断发展壮大,对已经来连投资的项目实施情况,已开工投产企业的效益情况,已在连企业跟踪服务情况,建议由市一个部门统一扎口进行考评,以便使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能落到实处。   五、必须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全力打造投资“洼地”。   现在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招商人员在基础工作准备、为客商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招商工作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服务水平,与招商引资的总体要求,与投资者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研究和组织开展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单位缺乏大局意识,对招商引资的认识不到位,工作节奏和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单位紧迫感不强,对项目盯得不紧,前热后冷,前紧后松,没有锲而不舍抓落实的精神和一抓到底的工作力度。,我市应继续将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在政策、机制、用人上采取灵活措施。(*)完善服务,转变职能,与国际接轨。坚持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转变政府职能,自觉做到思想观念、行政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机关强化“服务意识”,在全社会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港城形象”的理念,真正做到亲商、助商、安商、富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我市目前执行国家和省、市行政收费项目*项,各部门如有可能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自己梳理的应该下放的权力和放权打算,与基层要求对接、与南方先进地区和周边城市对接,一切不符合市场经济和世贸规则要求的规定做法予以废止,一切外地实行的优惠政策和灵活做法我们都应当借鉴,真正让富商从最低门槛进来,以最低成本发展,将我市全力打造成为客商投资的真正“洼地”。(*)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怎样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是软环境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招商引资工作不仅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天号”工程,在招商引资事业中努力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事业、工作选择人,不让事业、工作迁就人。凡是对招商引资工作不重视、实绩不突出的,一律不能提拔重用,将在县区实行的“一票否决”和“戒勉谈话”制度推广到条线和市直部门。 

再来一篇
上一篇:新农村考察报告范文3篇 下一篇:酒店考察报告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