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有着悠久的历史,重庆主城是1986年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是皮皮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1:武陵山大裂谷
武陵山大裂谷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剧烈地壳运动所致绝壁裂缝称奇,有着“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美誉。景区1380米天然落差,10公里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夏季气温平均气温低至22摄氏度,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个以上。
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生态环境极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极佳的峡谷景观、山林景观、田园景观。 总规划面积为29.96平方公里,主要以峡谷、田园、地缝、绝壁等资源为依托,以“云中漫步、丛林探险、地底探奇、徜徉田园”等主题产品为特色,集峡谷观光、主题游乐、生态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动感主题峡谷。
景区核心区为一条长约10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整个裂谷雄阔壮美、气势磅礴,两岸层峦叠嶂、峭壁如削,瀑布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河谷迂回婉转、幽深迷离,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景区集山、峡、林、泉、瀑、崖、洞、潭、溪、坑、缝于一体,特别是其状如薄刀、连绵上千米的绝壁石峰国内罕见,一段长约1500米的裂谷地缝冠绝天下。
景区空气质量极其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个以上,被游客誉为“天然氧吧”,夏季气温比涪陵城区低6—8摄氏度,清凉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绝佳胜地。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2:白帝城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 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其中还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将抬高。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重庆沿途风光导游词范文3:大足石刻
“北敦煌、南大足”,就算看过龙门,走过云冈,大足石刻作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作仍然是不能错过的。她集我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大足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西距成都271公里,东去重庆167公里。全县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历史,其县名取“大丰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北山、宝顶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北塔),妙高山、舒成岩、尖子山等68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山、宝顶山可为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最集中、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5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从艺术上来说,大足石刻体现了我国晚期佛教造像“神的人化”的特征。
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被许多艺术家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此窟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特别是此窟中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的特征,表情温柔娴静、典雅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别显著,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了。
南山石刻是中国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宋代雕刻最为精美的石窟。
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如孔子龛、老君龛等。
石门山石刻是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有特色,如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五山石刻”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其中北山、宝顶山更是中外游客览胜、信众朝山进香、僧侣说法传经的集中地。特别是以“天府灵山”著称的宝顶山,历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传为千手观音的生日)前后,游客如云,数以万计。自大足县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日增,年均在35万人次以上,最高年达60万人次,最高日达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