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哲学散文

目录
关注微信公众号:ppfanwen
主页 > 课外图书 > 哲学散文
多少回我成非我
上一篇 返回目录 下一篇

多少回我成非我

〔法〕蒙田

生命逐渐消逝的人是得到上帝的恩典的。这是暮年的唯一善报。这样, 辞世时就不会感到死之重大与凶虐了。死亡夺去的不过是半个人或四分之一 个人而已。喏,我刚才掉了一只牙,不费力气,毫无痛苦。这便是自然的死 亡期限已至。我本人的某一部分以至好几部分已经死去,虽然我身强体壮的 时候,那些部分都非常活跃,而且也都十分重要。就这样,我慢慢消逝,我 不复是我本人了。

说实在的,当我想到死的时候,我感到最大的安慰便是:我的死会属于 正常的、自然的死亡;今后在这方面我对命运再不必祈求格外的恩惠。世人 喜欢称说从前如何如何:身材比现在高啦,寿命也长得多啦。梭伦就是那个 时代的人,他却认定当时人的寿命最高不超过七十岁。我嘛,我非常欣赏古 人在各方面的 “居中”态度,他们认为合乎中庸才称得上完美。既然如此, 我哪敢奢望长命百岁,超乎常人呢?一切违反自然进程的事物都可能带来不 利,而举凡顺乎自然的事物总会给人带来愉快。 “凡合乎自然者便应算是好 事。”柏拉图因此说道: “由于受伤或疾病致死才能叫暴毙,因年事高而带 来的死亡最轻松不过,也许还是令人愉快的哩。”

少年殒命,兰摧玉折,

老者故世,果熟离枝。

死亡和生命始终掺和在一起,不可分离。死亡未至,我们已渐趋衰老, 而我们还在蓬勃生长的阶段,衰老即已开始。我存有一些本人的肖像,那是 在我二十五岁、三十五岁的时候画的。我拿来和今天的肖像对比;多少回我 不再是原来的我啊!我现在的面容和当时的面容相比差别极大,那恐怕要比 我将来死时的颜容的差别还要大哩!

(梁宗岱黄建华 译)


上一篇 返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