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关键的重要战争,每场战争定格在不同的历史空间,呈现不同的战斗形态下的激战场景。从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马拉松平原,到精确制导、高技术信息化作战的伊拉克,战争的技术不断进化,它们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也一直回荡在历史的上空。
雅典拯救了西方文明——马拉松战役
波斯帝国 VS 雅典
公元前490年
雅典拯救了西方文明——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雅典方面参战的一万一千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松平原的西侧排出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此时正值雨季,马拉松平原只有中间地势较高,两边都是泥沼地,雅典利用地形靠智谋获得了胜利。波斯军队共阵亡6400人,雅典方面仅仅阵亡192人。双方阵亡数字的悬殊差距充分体现了希腊密集阵对波斯方阵的压倒性优势。
亚历山大缔造了一个新世界——高加米拉战役
马其顿帝国 VS 波斯帝国
公元前311年
亚历山大缔造了一个新世界——高加米拉战役
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今巴比伦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双方于此次战役皆投入巨大兵力,马其顿帝国尽倾麾下四万余部队,波斯帝国更是倾尽全国近百万兵力。虽然波斯帝国在战前做好了充足准备,但因时命不与和军心涣散,更加之马其顿军队的英勇善战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正确指挥,波斯帝国终以十万余人的惨重伤亡败北,君主大流士三世也于战后被杀。马其顿帝国进占波斯帝国全部领土,波斯帝国灭亡。
天朝上国——汉匈百年战争
汉朝VS匈奴
公元前202年
汉匈百年战争又称汉匈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
西汉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前后历经130余年
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
“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
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危机中的帝国——扎马战役
罗马军队VS迦太基军队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10月19日,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统率的由2.5—3万步兵和6000—8000骑兵组成的罗马军队在扎马附近与汉尼拔统率的由3.5万步兵,2000—3000 骑兵,80头战象组成的迦太基军队进行了一次作战。这场战役是当时的名将汉尼拔与大西庇阿的唯一一次正面冲突,并使汉尼拔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战败。
危机中的帝国——扎马战役
欧洲的分裂——条顿堡森林战役
日耳曼人VS罗马人
公元9年
欧洲的分裂——条顿堡森林战役
公元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条顿森林战役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而参加战役的罗马军人是罗马军中最强捍的百战精英,他们的战争技艺那是相当高的,但是却败在"野蛮人"的手下,此战役使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
罗马霸权的终结——阿德里安堡战役
罗马人VS哥特人
公元378年
哥特人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3世纪初流浪至巴尔干地区,公元375年,由于受到匈奴人入侵,西哥特人开始大举迁入罗马帝国。他们请求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瓦伦斯允许他们在罗马帝国境内定居。瓦伦斯希望能用哥特人来充实其军队,所以接受了他们的要求。然而,西哥特人通过收买多瑙河的边境卫兵,被允许携带武器入境。很快事态失去了控制,大量哥特人源源不断地迁入多瑙河流域,而罗马帝国在此地区的兵力又十分薄弱,无法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
当一些地区的罗马士兵开始虐待哥特移民时,哥特人于377年开始暴乱,并且多次击败罗马帝国军队。而且东、西哥特人在各自洗劫了多瑙河各省之后,还联合起来渡过多瑙河侵入了巴尔干半岛。瓦伦斯被迫从安条克出发亲自出征。然而用以镇压哥特人的罗马士兵有许多是从蛮族人或临时招募的士兵,战斗力差、训练时间短,多使用小盾牌和轻武器。
阿德里安堡战役示意图
罗马军团与哥特人在多瑙河河口附近遭遇。哥特人使用了他们的标准防御战术,用四轮车围成一个大车阵,从阵里不时出击进攻者。此战双方不分胜负,哥特人向色雷斯方向撤退,罗马军队追击。
公元378年8月9日大约中午时分,瓦伦斯率部抵达阿德里安堡。罗马侦察兵在附近发现哥特兵营,并得知大部分哥特骑兵已外出搜集粮草。为了独享战果,瓦伦斯立即命令部队向哥特兵营进攻,而没有等待前来增援的西罗马皇帝格拉丁的军队。当时哥特兵营里留下的唯一主将菲列德根也立即派人前去召回领兵搜集粮草的统帅阿拉特亚斯和沙弗拉克斯。
哥特人的胜利 罗马霸权的终结
当两军激战犹酣之际,阿拉特亚斯和沙弗拉克斯率领哥特骑兵的主力抵达正在进行战斗的河谷旁的高地。哥特骑兵以良好的机动性能对罗马军队的左翼发动了袭击,整个罗马军队顿时乱作了一团。哥特骑兵先是击溃了罗马军队左翼的罗马骑兵,然后又席卷了罗马军队左翼的步兵,把他们压向罗马军队的中央,步兵受到挤压即无法展开作战队形,也无法施展手中的兵器。菲列德根也下令打开车阵出击,罗马军队溃败。瓦伦斯待在后备队中,被哥特人击退,其本人身负重伤,被抬到一个农家的茅屋。当晚,哥特人包围了茅屋并放了火,他们不知道烧死的竟是罗马帝国皇帝。罗马军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哥特方面伤亡人数不详,但应该相当轻微。
这是罗马军队在坎尼战役和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的最大失利,也是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标志。哥特人没有围攻君士坦丁堡,继任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和哥特人在382年议和,哥特人答应帮助皇帝保护罗马疆界以获得粮食补给。但是蛮族依然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原罗马帝国的土地,最终攻进亚平宁半岛,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伊斯兰征服的开始——叶尔穆克战役
阿拉伯VS拜占庭
公元636年
635~636年,阿拉伯穆斯林军在总指挥哈立德·本·瓦利德统率下,在同叙利亚地区拜占庭军队的作战中,连克布斯拉、大马士革、巴勒贝克、霍姆斯、哈马等历史名城,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急忙调集5万人马,由其弟西奥多拉斯指挥,企图作最后决定性抵抗。哈立德在叶尔穆克河畔集结约2.5万人迎敌。
双方在经过几个月规模较小的战斗之后,于836年8月下旬进行了决战。拜占庭的骑士们用铁索把自己连在一起,以坚固的方阵对付阿拉伯人的冲击。而阿拉伯穆斯林军则利用酷热的气候和来自沙漠地区的狂风,把不适应这一地理气候条件的拜占庭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数以万计的拜占庭士兵葬身于陡峭的鲁卡德河谷,总指挥西奥多拉斯亦死于战场。据阿拉伯史书载,拜占庭军队在此役中被全歼,穆斯林军阵亡约3000人。
伊斯兰征服的开始——叶尔穆克战役
叶尔穆克战役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的胜利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在叙利亚的统治,显示了继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之后一支新的力量的崛起,并为其后伊斯兰教在西亚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夏文明播种世界——怛罗斯之战
唐朝VS阿拉伯帝国
公园751年
怛罗斯之战(Battle of Talas,怛,音dá)是唐玄宗时大唐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葱岭以西、接近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的附近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以阿拉伯帝国胜利告终。
华夏文明播种世界——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后,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兵力损失殆尽,但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也许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
高仙芝败退后,仍被玄宗委以重用。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陽,天下大乱。高仙芝奉命征讨叛军,在防务空虚、兵不习战的情况下扼守潼关,这位高句丽族名将显示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一度保卫了长安的门户。遗憾的是,不久玄宗听信谗言,错斩了高仙芝。此后唐朝逐步陷入藩镇割据状态,再未重现昔日辉煌,在西域的霸权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
怛罗斯之役后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由此引来大规模叛变,阿拉伯忙于平乱,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取代唐朝建立的霸权。而中国方面由于几年后爆发安史之乱,之后还有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朝不断内斗,国力严重消耗,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怛逻斯战役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四大发明”最早传出的是造纸术,而造纸术的传出与怛逻斯战役有着直接的关系。唐帝国此役战败,共计一万余唐兵成为战俘,其中包括一些造纸工匠。而不久外部世界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就出现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此时距大食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第一个谴唐使来华正好约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时间上几乎相差无几,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与纸张经销商,之后逐渐扩展到大马士革、开罗,以及摩洛哥与西班牙的一些城市。
巴格达也好,撒马尔罕也好,造纸技术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是无疑的。中国的造纸工匠除了被俘后流落它乡传播造纸技术,也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在怛逻斯战役之前就到达了那里,或者兼而有之,但是怛逻斯战役至少是推动了造纸术的西传。
阿拉伯地区的造纸技术来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是无疑的
中国文明就是这样传授给阿拉伯人,后来再由他们传往更加遥远的欧洲……这几乎成为西学东渐以前亚、欧文化传播的固定模式。
欧洲的重塑——黑斯廷斯战役
撒克逊士兵VS诺曼士兵
1066年
1066年10月14日,哈罗德国王的盎格鲁—撒克逊军队和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的军队在黑斯廷斯地域进行的一场交战。 9月28日,威廉率约1.2万人的军队在英格兰南岸顺利登陆,安营扎寨。哈罗德的军队数量上和威廉一世的军队相近,但装备较差。很多盎格鲁—撒克逊士兵使用的是石斧和近射程弓箭。盎格鲁—撒克逊军队没有骑兵,训练也差。
欧洲的重塑——黑斯廷斯战役
10月14日,哈罗德率军在黑斯廷斯附近的森拉克岗上占领了阵地,军队摆成方阵,正面埋设了尖桩栅栏。丘岗后面斜坡陡峭,对方难以进攻。威廉的军队三线配置:弩手、步兵和骑兵。诺曼底弩手首先投入战斗,从约100米的距离向盎格鲁—撒克逊军队射击,然后步兵和骑兵展开进攻。盎格鲁—撒克逊士兵英勇厮杀,打退了诺曼底军队的进攻。这时,威廉命令骑兵队实施佯攻,然后撤退,诱使盎格鲁—撒克逊军队下岗。佯动奏效。岗上下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军队遭到诺曼底步兵和骑兵的有力打击而溃败。哈罗德战死。
此战,威廉一世军队良好的组织,精良的武器和熟练的战斗技能,加之用兵中巧施计谋,保证了诺曼底军队黑斯廷斯之战的胜利。
海上奇迹——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VS英国
1588年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16世纪后期著名的海上舰队,是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所派出,意图征服英格兰却失败的舰队。无敌舰队之役是英西战争中其中一个大型的战役,也是战争过程之中第一个侵略性攻击意图。这场战争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中最有名的战争。在格瑞福兰海战中,西班牙船舰被法兰西斯·德雷克所领导的英国海军用秘密武器即八艘火船击沉。
无敌舰队约有150艘以上的大战舰,被英军击败时本想南退,却因刮起强大的南风而不可行,庞大的舰队只好随风北上,最后绕过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西岸回国时仅存43艘,由于损失百艘以上的大战舰及超过一万四千名士兵,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停滞不前,英格兰则成为海上强权,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现代战争的开端——布赖滕费尔德战役
古斯塔夫VS霍恩
1631年
现代战争的开端——布赖滕费尔德战役
布赖滕费尔德战役被称为一个“改变世界之战”。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带领下,新教势力在三十年战争初被系统性地击败后第一次取得重大胜利。同时古斯塔夫被尊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并拥有“大王”之称。布赖滕费尔德战役主要的结果是它保证了德意志诸侯不会被迫改宗为天主教,或经受罗马教庭的宗教裁判。对于军事学兴趣来说,古斯塔夫完全催毁了一支天主教陆军(直到那时百年未败),击败了一个比他经验多两倍的常胜将军。
英国霸权的崛起——奇迹之年
英国VS法国
1759年
1759年,一场海战和一场陆战。深刻影响了英国乃至历史的进程。对“七年战争” (1756-1763)的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在 “七年战争”中,为了争夺世界海洋以及两个国家都在忙于建造的帝国的控制权,英国和法国展开了角逐。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加拿大靠近法国魁北克的亚伯拉罕平原;第二次战役,也就是基伯龙湾海战,直接发生在布顿半岛海岸之外的海域。虽然这两场战役相隔数千英里,但却都和英国的战略有直接联系。它们前后相隔近两个月,魁北克战役的爆发时间是1759 年9月13日,基伯龙湾海战的爆发时间则是1759 年11月。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
魁北克战役,是大陆军围攻英国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的一场战役。魁北克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而大陆军的征伐加拿大计划也因此失败。1775年6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开始筹备进攻加拿大,并以英属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为终极目标。大陆军在9月兵分两路,西路军由提康德罗加堡出发,途经尚普兰湖、圣让恩堡及蒙特利尔,再沿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下,直达魁北克市西郊的亚伯拉罕平原。至于东路军则由班奈狄克·阿诺德上校指挥,翻越今日缅因州的荒野及阿帕拉契山脉分水岭,最后横越圣劳伦斯河,由东南面发动进攻。西路军在9月至11月期间发动圣让恩堡围城战,不但取得胜利,更几乎俘获魁北克省总督盖伊·卡尔顿。至于阿诺德远征魁北克的过程,则远较预计中艰巨。
基伯龙湾海战
基伯龙湾海战,1759年8月,法国地中海分舰队在拉各斯湾海战被歼后,并未放弃在英格兰登陆的企图。同年11月中旬,德孔弗朗元帅率领法国大西洋分舰队驶往卢瓦尔河。霍克海军上将率英国舰队进行追击11月20日,英军在基伯龙湾追上法军,双方在风暴中进行激战。结果法军战败。法国丧失继续作战的能力,被迫放弃入侵英格兰的企图。
业余者的胜利——萨拉托加战役
美军VS英军
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英军将领威廉·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敌阵。 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业余者的胜利——萨拉托加战役
拿破仑的计划受挫——特拉法尔加海战
英军VS法军
1805年
拿破仑的计划受挫——特拉法尔加海战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打败南部邦联——维克斯堡战役
南方军队VS北方军队
1863年
1862年11月-1863年7月发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维克斯堡的维克斯堡战役,历时9个月,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格兰特将军以深入敌后,迂回包围的战术包围并攻克了南军在密西西比上唯一的据点,迫降敌军3万,将南部联盟拦腰切为两端,打开了向南军后方进攻的大门。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打败南部邦联——维克斯堡战役
旧欧洲的终结——马恩河战役
法军VS德军
1914年
旧欧洲的终结——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5日,法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1集团军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法军首次使用汽车(共1200辆)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克卢克发觉右翼和后方受到威胁后,命令所部于8日全部撤至马恩河北岸,遂与第2集团军之间出现宽50公里的防御间隙。6日,法第5集团军和英远征军从德军防御间隙地带穿插,8日逼近马恩河,构成对德第1集团军的包围态势。同时,德第2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也面临被围的危险。9日,德第1、第2集团军被迫后撤。德军在其他地段虽略占上风,但鉴于第1、第2集团军所面临的态势,毛奇于10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撤至努瓦永至凡尔登一线。
被阻止的纳粹德国——不列颠战役
德军VS英军
1940年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大英国协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
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
被阻止的日本帝国——中途岛战役
日军VS美军
1942年
被阻止的日本帝国——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国“开拓东方”计划的终结——库尔斯克会战
德军VS苏军
1943年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军与苏联红军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为在1943年7月12日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德国“开拓东方”计划的终结——库尔斯克会战
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纳粹德国的丧钟——诺曼底战役
盟军VS德军
1944年
纳粹德国的丧钟——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帝国主义的溃败——奠边府战役
越军VS法军
1954年
奠边府战役,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53 年5月,驻印度支那法军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准备在18个月内歼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越军为粉碎法军企图,遂决定对奠边府实施进攻,由武元甲任前线总指挥,实际策划、指挥整个战役的是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12月,越军解放莱州后,先后集结4 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及其他兵种部队共4万余人,从南、北合围奠边府,然后向奠边府法军发起攻击。战役从1954年3月19日~5月7日,共歼法军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 ,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
帝国主义的溃败——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作战方式是对集团据点群的阵地攻坚战,战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作战地区是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很差,运输补给困难。虽然人民军经历多年作战,但攻打敌坚固设防的集团据点群还是第一次。作战中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是战斗激烈,伤亡较大,生活艰苦,对部队士气影响较大。但由于进行了强有力的战役政治工作,因而保证了作战决心的贯彻和战役的彻底胜利。
挺进巴格达“目标桃子”——伊拉克战争
美英VS伊拉克
2003年
挺进巴格达“目标桃子”——伊拉克战争
2003 年3月19 日,美国第3步兵师跨越伊拉克—科威特边境进行轰炸。一开始,只有伊拉克第11步兵师进行了阻击,但在第3步兵师的第一波猛烈攻击下,伊拉克第11步兵师很快便瓦解了。在美军自科威特到巴格达的行进路线中,卡尔巴拉大峡谷是一个在伊拉克境内使第3步兵师害怕的地方。这是一个最狭窄的瓶颈。从军官到士兵,每一个人都确信萨达姆将在这里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袭击。师长巴夫·布朗特少将决定利用快速通过卡尔巴拉大峡谷这一优势,并且为此制订了新的计划。他致电格里姆斯利,命令他的部队在正午前继续前进。补充好燃料,并奔赴幼发拉底河大桥———这就是“目标桃子”。目标“桃子”是一座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双跨桥梁,是进入巴格达前的最后障碍,也是伊军减缓美军猛攻的最后机会。
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